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吾皇 > 第186章 春日迟迟(十五)

第186章 春日迟迟(十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咹回宫后做了两件事,先是写了封信给乔从西,让他将制作玻璃和制作透镜的方法详细写下来;再一个便是去了建章宫。

永献帝正在处理政事,叔王和高夫子并立左右,协助相商,三人看到姜咹,并不讶异,她多数时候总在建章宫陪着永献帝的。

“陛下!”姜咹行了个大礼,“小人有事启奏。小人想求个旨意,出宫往川西一趟。”

永献帝又长高了一个头,坐在案前,渐渐有了帝王的威严,听闻此言,只是低头瞧了底下的姜咹一眼,“小安子,你去川西干什么?”

“陛下,您还记得小人之前跟您提过的杂交水稻一事吗?”

永献帝点点头,看了叔王和高夫子一眼,“嗯。朕叫你不要再管这事,你怎么还在操心?”

姜咹伏下身子,“回禀陛下,这杂交水稻着实是个好东西,谢大人和乔大人也听说过,大公主听了此事也想试试,如今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工具,要去川西找找看。刚好赵锦姑娘来自西部,愿意跟小人一起去。所以小人斗胆向陛下求旨,让小人去川西试试。”

“杂交水稻?”

顺王爷和高夫子彼此看了看,异口同声的问了一句,“那是什么?”

姜咹道:“回禀王爷和夫子,杂交水稻乃是一个新品种的水稻,产量奇高,种的好,可以达到亩产1000多斤。”

亩产1000多斤?听到这个,顺王爷和高夫子眼睛都亮了,“真的?!”要是真能亩产1000多斤的话,他们担忧的战事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郑朝经历了几次危机后,现在真是岌岌可危,东南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个个伺机而动,恨不能从大郑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顺王爷激动地看向永献帝,“陛下,要是真能种出这杂交水稻,那于大郑,于百姓而言,都是好事啊。为何您不愿让安公公去试一试呢?”

永献帝微微皱了眉头,“叔王,新稻种不是那么容易培育出来的。您也知道,去岁秋天新稻种失收,京郊的老百姓被坑得多苦。”

高夫子瞧了眼跪在底下的姜咹,也按耐不住心动,“陛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何难?要是真的研究出这个杂交水稻,到时候陛下可以先划出一片区域试种,看看成果如何再行推广便是。若是真成了,这于大郑可是千秋万代的好事啊!到那时您的成就可就远超先皇,直逼先祖了。”

永献帝闻言心中一动,又看了看姜咹,神色已然松动不少。顺王爷想了想,便道:“陛下,依老臣所见,如今算是他们的私下行动,咱们也不对外公开,就派安公公去川西走一趟,结果如何以后再说。”

“不错。陛下,顺王爷说得有道理,安公公有心想为大郑做点事,为百姓做点事......”

“既然王叔和夫子都赞成,朕也就不反对了。不过,既然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朕也想一同前去,为此事出一份力。”永献帝换了口风,却提出个让三人震惊的要求。

姜咹首先反对,“陛下,去年您已出宫去了江南,这才开春,回宫也不过几个月,再次出宫于礼不合。”

高夫子也慌了,跪下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川西不比江南,那里人多嘴杂,尤其是连着边境,不少间谍在此间活动。您不能去!”

顺王爷恨声道:“陛下!治理国家怎能如此儿戏?身为一国之君,当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可贪玩渎职。您如此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真是叫老臣寒心!”

此言甚重,永献帝心生不喜,他原以为身为帝王,只要处理好政事,便能随心所欲,但现在看来,这些老臣个个烦人的紧。

他也不是一定要去川西,只是小安子一出宫,他便有种恐慌感,思前想后了一番,他觉得这种恐慌源于不安全感,他经历过那么多次暗杀和迫害,自然地不相信任何人,除了小安子。

当夜,熄了灯后,他便又陷入了无尽的噩梦中,梦里,郑淮执刀立在金銮殿前,一边向他喝问一边挥刀向他劈来!

他登时便吓醒了,再睡不着。脚榻上的小安子睡得也不踏实,翻来覆去的,似乎也在做噩梦。

他便望着小安子的睡脸出神,月光下,小安子眉眼轻皱,似乎愁苦繁多。他想到上个月有人跟他说,小安子在外面认了个小官的女儿做义妹。

“小安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朕?”他喃喃地开口道,想不明白薛大人到底因何得了他的青眼。

其实,他能感觉的出来小安子有心事,时常望着某个地方出神,对他也不够关心。小林子被他秘密安排去训练新的暗卫,这件事他没告诉小安子,小安子也没问,似乎根本没想起还有小林子这个人似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