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婴儿刚出生,看不出来长相,只是眉眼很淡,有点小红的影子。姜咹想起小红惨死,眼眶就红了,抱着小婴儿又不敢动,一滴泪便落到她手背上。
那孩子胆子大,一双漆黑的大眼睛朝着姜咹笑了,好像在告诉她不要哭,小红回来了。
一旁的小梅惊讶的道:“哎呀,这个孩子可真喜欢安公公,竟然都会对着他笑啦!”其他人纷纷去看,都是一脸惊奇的模样,她见别人倒真不笑,只是眼神一直追着姜咹在跑。
薛夫人闻言,挣扎着要起身,虚弱的道:“许是这孩子知道安公公是自己的贵人,知道今日要是没有安公公,咱娘俩都得交代了,这才一直对公公笑呢!”
姜咹连忙唤人拦住她,说到:“薛夫人,快别起身。您刚生产完,身子虚得很,还是好好静养为宜。这孩子跟我投缘,就是您不说,我也想认她为义妹,不知您意下如何?”
薛夫人苍白着脸笑道:“安公公,您折煞妾身了。这丫头有您做义兄,以后还不得闹翻天啊。彩霞,快替姑娘和我谢谢安公公!”
一个颇有些姿色的丫鬟走出来,正正经经地给姜咹行了个大礼。
姜咹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当作认妹的凭据。待她满月的时候,又特地上薛府行过礼,算正式认了兄妹。
薛大人回府的时候听到夫人说了这件事,又喜又忧,安公公认了小丫头为义妹,那自己和夫人不就成了安公公的义父义母了?!
薛夫人一听此话立刻唬了一跳,夜里边惊了风,发热,烧了几天。直到姜咹听说此事后派人来解释了一下,只认义兄妹,其他不论。薛夫人和薛大人这才放了心,给孩子取名薛敏,希望她以后聪慧灵敏。
这期间,姜咹第一次见到赵锦。赵锦进了城便找去了谢府,谢翎避之不见,倒是谢夫人接待了她。
谢尚匀见到赵锦的时候人还在发懵,临江离建康有上千公里,赵锦独身一人就敢闯过来,真是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
“你爹娘如何放心你一人出来?亭台楼阁四个人呢?一个也没跟着你?你一路过来,可遇到什么危险?你要是出了事可怎么办?!”
劈头盖脸的问题,让赵锦也有点发懵,“赵府出事了,我二叔跟江知府联姻后,就再也不把我爹放在眼里,在闹分家呢!我不放心爹娘,便把亭台楼阁四个人留给他们。你放心,我武功虽然不及你,但也不弱,自己有分寸的。”
谢尚匀便闭了嘴,他不好在谢夫人面前继续盘问,毕竟如果赵家分崩离析,对他和赵锦的婚事来说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谢夫人看着赵锦,倒也欢喜,笑道:“赵姑娘远来是客,这次就留在谢府多住些日子。我让人收拾了个院子,少陵,你一会带她过去歇歇。晚上我在家里设宴,还请赵姑娘赏脸。”
赵锦起身行了个礼,“多谢夫人。”
谢夫人便笑看两人并排出了客厅,越看越满意,不禁夸起来,“啧啧,这个赵姑娘长得真好看,怪不得能得少陵的青眼。亏我一直担心少陵不通人事,如今看来,只是他眼光高,那些庸脂俗粉看不上。”
一旁的老嬷嬷笑了,“是啊!我早就跟小姐说过,大公子虽然不善言辞,但心眼是好的,以后会有好福气的!看吧,虽然现在建康城里的姑娘看不上咱们大公子了,可她们哪一个又能比得上赵姑娘?哎呀,赵姑娘那模样,老奴看了都心颤啊!”
谢夫人点头同意,恰在此时,谢尚文下了课回来了,见娘亲笑嘻嘻的,便高兴地问道:“娘,什么事这么值得你开心?”
谢夫人便把赵锦来了的事告诉了他,“赵姑娘来了咱们府上做客,还是个大贵客,你可不能去打扰她,尤其不能在家里胡闹。听到没有?”
谢尚文心里痒痒,刚刚在门外他就听到许嬷嬷说的话了,眼珠子一转,忙不迭地答应了母亲。可转身便四处找机会,想去看看这个赵姑娘到底多好看。不过赵锦入了谢府后,并不四处走动,只在谢夫人准备的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待着。
这日,谢尚匀在宫中当值,倒叫谢尚文找到了机会。原来有人给赵锦送了封信,赵锦看了后便出了府,向东往第一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