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雄性不育株,首先肯定要解决最麻烦的放大镜,否则单靠裸眼去找,只怕李为农和甘梾找瞎了也找不到。而要制出放大镜,姜咹只好又写信给乔从西,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畏艰难不怕辛苦完成任务。
收到信的乔从西只想跟姜咹说,“我谢谢你哦,你人真的是太好啦!”
制作玻璃的技术并不难,古埃及的人就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那是公元前2000多年前。难的是制作透镜,需要将两块凹凸玻璃合二为一,并使之定型,而后再抛光打磨,就制成凹面镜和凸透镜了。
乔从西首先想到了铁匠铺,铁匠打铁的温度要求很高,可能符合要求,但是去余杭的铁匠铺看了看,温度仍旧达不到要求,增加氧气量和一些金属元素后,才堪堪达到1200度,这距离融化二氧化硅还早呢!
他便有些气馁,又增加了几个风箱,多加金属镁等元素后,温度却始终无法进一步提高。
接着他又去金银匠铺试了试,没想到那比打铁的温度还低。乔从西无法,只好写信告知姜咹自己遇到的难题。
姜咹不知道温度要求如此高,她还以为普通的铁匠铺就可以满足需求了。可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如何她也要制出这个放大镜!
如果以现在的技术无法达到2000度的高温,那么就只能借助天然的高温池——喷发时的火山口了!
姜咹想了又想,只想到了几个著名的火山,但是它们喷发的时间可都记不清了,清朝倒是有两次火山喷发的记录,可以她观察,大郑朝这个朝代远在清朝之前啊!再说了,就是知道了哪里有活火山,什么时候喷发就不好说了。要是她一辈子都等不到,该怎么办?
事情便又到了死胡同。
她有些垂头丧气,转念一想,吴昁见多识广,说不定会听说过火山的事情,何不写封信给他,找他问问?
想到便做!
她立即吩咐小兰研磨,写了两封信寄给吴近月,烦请她将自己的信转交给吴昁。辗转等了一个多月,才收到吴近月的回信,只说去了信给四叔,结果要等。
原来她这段时间被吴夫人拘在屋子里绣衣服,她和乔从西的婚期已定只待庶姐吴趁月出嫁后就提上日程。
杭州大水之后,张吴两府联姻,吴趁月被许给了张府次旁支,也就是张老爷堂弟的第三孙。那孩子名唤张满逸,善读书,已取了童生的功名,相貌也不俗,与吴趁月年纪又相仿,堪称良配。
姜咹心里也很高兴,她听吴近月提过那庶姐,后来吴近月半女子书院的时候,也一直在帮衬,是个好孩子,能得这样的姻缘真的很不错。
只是这放大镜着实难办。姜咹又头疼了几天,仍旧没想到什么法子。李为农和甘梾天天苦等姜咹的信息,却总是失望。
一心想促成此事的永安想了想,便直接派两人往南方去,一边找一边等,反正想找到这雄性不育株也不是容易事。
两位大人一想也对,连夜收拾了东西,各带一名长随和一个女仆便上了路,马不停蹄地往南边去,开启了十几年在外流浪的日子。
姜咹知道后,也开始着急了,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找到火山口!
说来也巧,那日午时小梅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她,说是薛夫人要生了。姜咹一愣,先头还没想起薛夫人是谁,下一秒就朝宫外跑去。
赶到薛府的时候,正是薛夫人生产的紧要关头。薛夫人高龄生子,比旁人艰难,已经难产,薛大人还在衙门没赶回来,接生婆和下人们一时无主,正不知该如何是好。
姜咹见状,立即叫道:“赶紧看看薛夫人怎么样?可不能睡着,家里面可有好参?没有的话,赶紧派人去公主府,就说安公公找公主借根百年老参,救人要紧!”
小兰便赶紧带着人去了。其他人有了主心骨,也就镇定了,烧水的烧水,搬凳子的搬凳子,倒茶的倒茶,又有条不紊起来。
姜咹也有些心慌,在院子中坐下来等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子有点抖。她没有经历过生产,但也知道女子生产就是从鬼门关走一遭。
从鬼门关走一遭她确实经历过的,那时候回到杭州城,她接连做了好久的噩梦,浑身鸡皮疙瘩不止,还是总是冷。
薛府的管家柳叔亲自为姜咹送来府里最好的茶。姜咹喝了一口,缓解了点寒意,“管家,你先去忙吧!不用管我,照顾好夫人和小姐才是要事。”
柳叔的脸一瞬间僵掉了,片刻后还是笑着退下去。姜咹却不知道自己无心间惹得柳管家不快了,眼角余光一瞥,一条红色的小蛇一闪而过。
“啪!”
她一惊,慌乱中失手掉了茶碗,打碎了。滚烫的茶水溅到她脚背,她跳起来,朝窗户望去,哪还有红色的影子?“小兰!小兰!你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