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三个小伙伴好像已经散了,只剩他自己。
同样闷苦不安的还有谢尚文,赵锦想找他,他竟没躲开,支支吾吾的,气势完全没有。
“今日那酒楼隔壁的人就是你吧,谢小公子?”赵锦开门见山,点名谢尚文偷听俩人谈话。
谢尚文不想承认,但是看着赵锦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矮了气势,“是又怎么样?赵姑娘,你可知我大哥为了你都快跟爹决裂了!”
说到这,一向文秀的谢尚文不停给自己打气,他可不是怕赵锦!他这是避其锋芒!对,就是夫子说的,避其锋芒!
“我大哥对你那么好,可你竟然看不起他?你要是看不起他,干嘛还要来谢府找他?干嘛还非要嫁给他?”
赵锦看着他,他跟他大哥有一点相同,紧张激动的时候会脸红,现在他耳尖便通红一片,他自己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别掺和。今天你偷听我们谈话,我也不追究,只是你不能告诉你大哥。今天发生的一切都不能说,听到了吗?!”
那个“听到了吗”声音陡然加强,明显是吓唬他的。谢尚文跟谢尚匀不一样,他自小被谢翎宠大的,不爱习武,只是读书好些,内里就是个文弱书生。赵锦对付他就像对付个小娃娃似的,登时便将他唬住了,他愣在原地,脑子一片空白起来,下一秒差点哭出来,“呜呜......我知......知道了。”
赵锦吓了一跳,慌得一边捂住谢尚文的嘴一边四处查看周围的情形,发现周边一圈都没人的时候才松了口气,“好了,好了,谢小公子,你别哭了。等我们事成回来,我一定给你送些好玩的玩意,你看行吗?”
谢尚文红着脸点点头,其实他看到赵锦之后,就觉得这个漂亮的姐姐做自己的大嫂也不错。
接下来几天,赵锦时不时地送点小东西给谢尚文,她发现谢尚文喜爱读书,便去新华书社淘了不少送他,新华书社最近新出了一本《西游》还挺好看的,不少人捧着看,赵锦便给谢尚文送了一套。
谢尚文果然喜欢,拿到手后就津津有味的读起来,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连上课都手不释书,被高夫子看见,狠狠地批评了,还告诉了谢翎。
谢翎气苦!追着他一顿家法处置,才从他嘴中得知这书是赵锦送他的。谢翎气急败坏地要找赵锦算账,谢夫人这才告诉几人赵锦早就离开建康了。
谢尚匀一听,整个人都懵了,赵锦走了?他怎么不知道?这几日陛下不知为何要他们加强宫里的守卫,他便一直忙着此事。
谢尚文也是瞠目结舌,“娘,你说什么啊?赵姐姐不是在家里住着吗?大哥,你知道赵姐姐走了?”
谢夫人道:“赵姑娘来府上小住几日,跟我这个女主人说便是了。为何要告诉你们?我看你们个个都忙着自己的事,也就忘了告诉你们。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们这么惊讶做什么?”
谢尚匀心里苦笑,是啊,她想来便来,想走便走,只怕是自己让她失望了。谢翎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笑道:“既然人都走了,那我就不追究了。文儿,你以后可不要再沉迷于此类邪书,那些经世治国的书才是你该看的。”
谢尚文不敢违逆亲爹的意思,遂点点头。
而此时,在谢家引起众怒的赵锦,正跟着姜咹马上驰骋,转眼便到了建康往西的第二座城,是个小城,叫乌程。
姜咹前往川西,永献帝答应了,派了王澍和几个□□队跟着,加上照顾姜咹饮食起居的小兰,一共十人。
十人队伍只能算是个小队伍,不太引人注意。但是对乌程这个小地方来说,倒也稀奇,一路上不少行人驻足观看,指指点点。
日暮西沉,王澍驱马上前问姜咹:“安公子,今夜咱们就住在乌程吧。”姜咹点点头,看向小兰和赵锦,“你们是想住驿站还是客栈?”这种小城的驿站多为通铺,环境不好,她们两个有些不便。
赵锦想也不想就答道:“驿站。”上一次的尴尬情境她可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姜咹点点头,她也不想住驿站。几人便去了乌程最大的客栈——青云客栈。
青云客栈前,一个小乞儿跪坐在那儿,看到姜咹几人,立马冲上前来,抱住姜咹道——
“好心人,给口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