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看了看谢翎又看了看姜咹,觉得事情不太对,很疑惑,“可是我瞅着这个小太监也太小了,能干成什么事?倒是谢大人,这模样这气度,这才是权臣该有的样子吧?”
他们虽然只是平头百姓,很少看到这百官相争的场面,但是谁霸道谁势弱还是看得出来的,就凭小皇帝这几声喊,根本无人回应,也看得出来小皇帝话语权不大。
“哎,皇帝就是皇帝啊!这些大臣们居然敢不听皇帝的旨意,这么看来,这个天下又要乱喽!”
到底是有些明眼人的,看得出来朝堂不稳。可处于风暴中心的永安公主,看着姜咹有点目瞪口呆的样子,总算舒了一口气,心里竟畅快起来,“谢大人说得不错!本宫早就觉得你这个小太监有问题了,现在想来,不定是谁安排在陛下身边监视迷惑他的!”
端木阆到底有些眼力,知道新皇式微便是皇族式微,皇族一体连枝,便悄声拦住了永安,“公主请慎言!”他们已经不受大家族的待见,若是还不抱团取暖,只怕生存艰难。
永安瞪了夫君一眼,却不再说话了。
不过听了谢翎和永安的话,永献帝心里却又急又气又慌又怒,赶紧朝自己的皇姐使眼色,“皇姐,你胡说什么?小安子要想害我早就害我了。”居然连自称都忘了。
姜咹看了看永安公主,她正一眼不眨地盯着自己,也不知道希望从自己口中听到什么样的话,脑子飞速运转,“谢大人这话小人倒是不明白了,小人数月前进宫,两月后便遭逢宫乱,陪着陛下在枯井里待了一个多月才被你们救上来。”
“若说小人是什么坏人有什么坏心思,那小人何不干脆在枯井中直接杀了陛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百姓们听到这话,一想也有道理,纷纷点头,“不错啊!据说陛下登基前在枯井中被两个小太监救了,小太监若是想做坏事,杀了陛下也不会有人知道的。”
姜咹话锋一转,“谢大人,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废除殉葬这个恶习,小人劝大人还是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小人且问你,若是今日谢统领身在皇陵之中,谢大人难道也坚持不愿废除殉葬吗?”
说完她又看向百官,一一扫过李执商宗翰等人,朗声问道:“若是今日诸位大人的儿子女儿身在皇陵,是否诸位大人也会像现在这般坚定,决不废除殉葬呢?”
姜咹身量不高,气势却不低,尤其是挺直腰背目光正视着百官,身上竟无一丝一毫的卑微怯懦,分明坦荡至极。
老百姓们便又迷糊了,怎么看着怎么觉得姜咹说的有道理。
便又有人说道:“是啊是啊!这些当官的都说殉葬是祖宗习俗,怎么不见他们自己家的孩子去殉葬?”
“没想到谢大人看上去一副清官的模样,居然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殉葬的时候就是祖宗法规,自己家的孩子就是个宝,别人家的孩子丈夫就不是了?”
姜咹心里慌得要死,面上还得撑住,不过好在她本是成年人,这点压力并不会压垮她,心里倒是暗暗惊喜,果然人都是怕对比的,只要挑动对立,不管性别男女,还是阶级,总还是有点机会的。
谢翎倒是没想到这个小太监居然如此才思敏捷聪明睿智,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又发现他确实人才,不仅长得眉清目秀,便是那一身风骨,亦远超谢尚匀谢尚文许多,心里暗暗叹气,可惜了!
“就是我儿尚云需要殉葬,本官也绝不推辞。”
真真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好!谢大人既如此说,小人也着实佩服。这么看来,诸位大人想来也跟谢大人一样大义灭亲了。”
“既如此,还请陛下赶紧吩咐开皇陵,点明殉葬人数,最终殉葬人数由平民百姓一半,诸位官家子弟一半。”
“这下也不用说什么公不公平残忍不残忍了。谢大人,您看可好?”
“还请谢大人赶紧决断,否则皇陵中的百姓来不及退出来,那就只能送一样多的官家子弟进去了。”
“小人不知道祖宗习俗是怎样的,小人只知道,既然你们觉得这个习俗有道理,咱们就大家一起来!毕竟,按你们说的,为先皇殉葬既有体面又有荣誉,你们这些当官的,当然不能不身先士卒!”
谢翎哪还会为这个小太监可惜?只觉得自己头很疼,看着眼前这个黄毛小子,他头一次想直接动手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