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翎虽然可以决定自家孩子的事情,可哪里能替百官决定他们孩子的生死?再说了,若他坚持殉葬也坚定实施殉葬,他会因此得罪多少同僚?
一旁的李执看着谢翎的神色,知道他在为难,他自己也为难,没想到这个小太监居然这么聪明,知道利用百姓舆论来对付他们!他们真是失策了!
“谢大人,我看要不咱们就开皇陵,放了那些殉葬的人吧。”谢翎不会真的打算送一个谢家子弟去陪葬吧?
李执看得比谢翎清楚,今天这个场景,其实他们能选择的机会并不多,关键就在于现场有太多的老百姓。
其实,为了皇陵的保密性,原也不应该这么堂而皇之地送葬,而且送葬也不需要永献帝亲自参加,只要文武百官将先皇的棺柩送入皇陵即可。
可是一来成元帝和一众皇子宫妃们死得太惨,人数太多,老百姓本就一直惦记着。
二来永献帝不舍,非要亲自送葬,这才导致很多百姓为了看小皇帝而一直追到了皇陵外。
这才造成了如今这样的局面。
李执想,如果他们坚持只用平民殉葬,那到时候有可能会激起民愤,可能就不好收场了。
如果按照这个小太监所说的,一半平民百姓一半官家子弟殉葬,那到时候这官家子弟都有谁?
他谢翎愿意把谢尚匀推入火坑,他还不愿意把大孙子李垚推进去呢!
可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李执不觉得到时候李家谢家的子弟能够逃过陪葬的命运。
而身为谢家子弟之一的谢尚匀就站在父亲谢翎身边,从听到他父亲那句“就是我儿尚云需要殉葬,本官也绝不推辞。”之后,他就开始手脚冰凉,觉得手里窝着的刀柄刺骨的冷,朦胧间听得北风呼呼的刮,声音大得盖过了周边的说话声。
他一向知道父亲不疼爱自己,只心疼弟弟,但是他没想过父亲竟然要送自己去死。
眼都不眨眉头也不皱地要送儿子去死。
这还是个父亲吗?
去找太医的王谋早就回来,站在谢尚匀身边,看着谢尚匀一动不动地盯着谢翎,一时之间不知说什么好。
他知道一点谢尚匀不受宠的事,但是当众听到一个父亲说要送亲儿子去陪葬是另一件事。
“哎,老大,不会要你去殉葬的!我看着这个小太监很是聪明,他肯定会废除殉葬这个恶习的!”
之前在确定成元帝身后事的时候,礼部提前安排殉葬人数,他们当时也谈了一嘴,觉得这个习俗不人道。
没想到今天居然有人提出来,要求直接废除,还是个才几岁大的小太监。
谢尚匀没说话,他只是盯着谢翎看,想到小时候每次谢翎下朝回家时,自己跑去找他抱,他对他说的话,“男子汉大丈夫,抱什么抱?学好本领才是要紧。”
可后来弟弟谢尚文出世,谢翎亲自带亲自教,却从来没说过什么男子汉大丈夫不能抱。
谢尚匀心想,可能做人子女真不能太过计较,可不计较的话,心里为什么还会难过?
谢翎哪有空关注大儿子的伤心?他想了半天,居然也没想出合适的破解之法,不禁心头怒起,他做官这么久,尚书令做了十几年,今天竟然被个八岁的小太监逼得无计可施,说出去他谢翎还有什么形象可言?那些跟在他身后的受他庇护的人会怎么看他?
可他不愿废除殉葬习俗,但也确实无法保证所有官员能像他一样大义灭亲。更何况,一直跟他暗暗较劲的李执就等在一边看笑话呢!
李执确实在等着看,但是却不是等着看他的笑话,而是自己也犯了难,如果谢翎坚持不废除殉葬,那他该怎么办?
眼见着情况胶着,双方都不想退步,礼部尚书孙传敏心思活了起来,他作为谢翎的直系下属,眼见着上司左右为难,自然要为他排忧纾难,便上前一步低声对谢翎道:“谢大人,其实下官有一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翎看着孙传敏,他作为礼部尚书,确实在这件事上有责任,“都这个时候了,有什么话就赶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