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一句:“母亲,你先进去,我随后就到。”
很快融于人群中,消失不见。
王母想要叫他都来不及,她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心道男大不中留,也没管他,和丫鬟走去了另一个方向。
王羲之快步走过去,快要靠近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脚步放缓,脑中想着怎么出场才不至于太过刻意。
然而还没有想到如何出场,那个背影忽然转身。
王羲之的心立马提了起来,摆出个“竟能在此处遇见你”的笑容。然而,可当看清楚那姑娘的正面,他紧张的心绪立马平复。
因为对面的那个姑娘,不是郗璿,只是背影有些相似而已。
或许是因为他太想见到对方,看到粉色衣衫,便联想到了郗璿。现在看来,对方和郗璿只是穿得相似,实际上身形气质都相差十万八千里。
姑娘长相秀气,是个小家碧玉的长相,此刻注意到一个陌生的俊美男子盯着她看,先是眼前也是一亮,然后略微有些害羞地笑了笑,扶了扶身,道了声“公子”。
王羲之朝对方抱歉地笑了笑,说了声“抱歉看错了人”,转身离开。
**
王母进了元始天尊的供奉殿宇。这里有很多人,进进出出的,但刚一进去,她便眼尖地见到了郗璿。
其实也是凑巧。
郗璿在周围转了转,参观了这座竹坡观,随意进了一个殿宇参拜。
王母喜上眉梢:“郗姑娘,好巧,早知道你也要来庙会,我就应该去郗府问一句。”
郗璿道:“伯母,我也没想到来,若是还有下次,我们可以约着一起来。”
王母连声应好,心里想的是王羲之到底去了哪里,要是没走开,就能跟郗璿说几句话了。
她是真心很喜欢郗璿,为人端庄,没有大小姐脾气,相处起来极为舒服。
王母极喜欢这个儿媳。
王母道:“郗姑娘等会儿想去逛哪?把这竹坡观逛完没?”
郗璿道:“伯母,我才刚来,还没来得及参观呢?”
王母:“那好啊,我也是刚刚到。你对这还不太熟悉吧,走,我引你去。”
王母见王羲之走后,就没想过在某地等他。
一来,他对这附近很熟,不担心他迷路。
二来,他之前行色匆匆,多半是遇见了熟人,不知多久能回来。因此,她走的十分干脆,连让丫鬟稍句话都免了。
郗璿和王母边聊天边逛庙会,相处和以往一样融洽,王母也如她所说,一一向郗璿介绍竹坡观。
最后,两人来到一个小院落,小院落里有一颗华盖亭亭的大树,枝繁叶茂,上面有无数的红色的祈福带和丝线,远远看着十分壮观。
风一吹,哗啦啦作响,带着无数男女的心愿飘上天,飘落在月老的案桌前。
而院落里男男女女众多,或一人面对大树祈福;或爬上高高的梯子,把手中的祈福带挂在树梢;或成双成对走在一起。
他们对未来的的生活充满各种想象,偶然一次对视,仿佛便跨越了数年,白发苍苍也依然携手共进。
还没进院落,便能猜到此地供奉的是月老。
既然人都来了,且王母还有如此雅兴,郗璿也跟着进去。
刚迈进院子,身后就有一道熟悉的声音喊道:“母亲!”
回头一看,是王羲之。
虽然他叫的母亲,但视线却一直停留在郗璿身上,洋溢着笑。他穿过无数男男女女,径直站定在郗璿面前。
浑身都散发着明媚的气息。
他走了过来,向郗璿行了一礼,笑道:“原来郗小姐也在啊。”
不期而遇的相遇,也如想象般,美好干净纯粹,无数次回眸的失望,终究盼来了这场盛大的遇见。
几个时辰的等待,是值得的。
他也非常幸运地,能在今日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