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明明有两个,我们一人一个不好吗?
母亲说:我哪舍得吃这个呀?
我说:可是家里明明有很多鸡蛋,现在的生活条件又不是吃不起。
母亲怒了:我累死累活地赚钱,你以为赚钱很容易啊?你们三上学要花多少钱你算过吗?我省吃俭用,还不都是为了你!
我不想吃。
母亲筷子一甩:叫你吃你还不吃,我们小时候逢年过节都吃不到鸡蛋,哪像你们,现在日子过得多幸福。赶快吃。
于是,我含泪吃了两个鸡蛋,心里很愧疚,总感觉对不起母亲,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要好好孝敬母亲,不然我就是一个忘恩负义的罪人。
大姐刚上初中,需要很多学习用具,成语大字典、英语磁带、录音机……
母亲给她买成语大字典的时候,一看价格要五十多,在新华书店门口犹豫了半个多小时。
母亲回来对我们说:我跟你爸一天累死累活都挣不到五十,你看看,一本书就要五十多,我在书店门口徘徊了半个多小时,付钱的时候那个心啊,失落落(因舍不得而难过的感受)的。要不是为了你们,我哪舍得买这么贵的书啊?
大姐在一旁默不作声。
母亲总是这样,舍不得吃,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舍不得用,却给我们买那么贵的学习用具。
要不是因为我们,她根本就不用如此辛劳。
外婆说:上为下都是真的,你这样想就对了嘛。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像你这个没良心的,闹一点别扭,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白白辜负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我感觉我活着有罪,死了也有罪,无论如何都无法赎罪。
我说:那我是不是就应该下地狱,不能投胎了。
外婆说:你是应该下地狱。但是你要还他们的恩情啊,等你投胎去做牛马,把恩情还了再下地狱。
我没接外婆的话,自顾自地说着我的罪行。
小时候,很少有机会能吃到零食,很难得的一次,得到一袋方便面。
我给母亲尝。
母亲说:我跟你后面喝口汤尝个味就行。
她问:我对你这么好,等你长大了,会给你的老母亲留一口汤吗?
母亲对我这么好,何止是一口汤啊,就是把心肝肺掏给她也是应该的。
我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结婚之前一定攒够十万块钱给你。
母亲眉开眼笑,明眼可见地开心,说:到时候你就不会这样想了。
她说:某某村有一个人,儿子住别墅,母亲住猪棚;又某村谁谁谁儿子女儿好几个,临了了没有一个人管她,晚年凄惨。
我说:我不会的。
她说:你大奶不就是个例子。儿女一堆,还培养了一个儿子当县长,自己却一生住在茅草屋,葬礼还是你爸给办的。
我恨不得发誓,当时的真心是天地可鉴。母亲明明很开心,可是却不相信我的真心。
父母总说家里多穷多穷,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我马上就要上不起学了。
四年级时,和一个同学感伤。
我说:我恐怕要辍学了。
她问:为什么?
我说:因为我家里很穷。
结果没多久,父亲就将我转到城里上学,请老师吃饭花了六百,后来上的初中也是县里最好的,借读费花了三千。
父亲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只要我们承担得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最好的学校。
母亲说:你看看,为了你上学,我们花了毫毫(不是一点点)钱啊。你要是不好好学习都对不起我们。
父母的恩情实在是太重了。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报答他们,可是我才初中,什么也做不了。我在生活费里省了一块五买了一袋大白兔奶糖,给父母吃。
父亲说:不用买。
母亲说:浪费这钱干嘛,看来生活费还是给多了。
高三,大年三十要是没死的话,年过完再有几个月就满十八周岁了,可是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老。
有次去大姨家,大姨家的表哥骑着摩托车带我。
我感叹道:我好老啊。
他问我:你多大了?
我说:十八(虚岁)。
然后我问他:你多大了?
他说:二十八。
我感慨:好年轻啊。
他‘扑哧’一声笑了:你脑子怕不是有病吧。
我没感觉我脑子有病,我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十八的年纪,应该是回馈父母的时候了,可是都这么大了,还在吃父母的,喝父母的,不能报答父母分毫,这厚重的负罪感,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心口。
外婆问:现在后悔死了吧?
我点了点头。
准确来说不是后悔,是无助、迷茫。既然不论生死,我都是罪人,我又为什么要存在呢?
我对外婆说:我要是下地狱的话,大姐和二姐恐怕死后也要下地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