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山河舆图 > 第111章 十二 忆旧

第111章 十二 忆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起身上前,拉着李酉的手,言之诚笃,道:“明年当有举荐之事,令郎如此逸秀,我定推举令郎入朝为茂才。”

李酉听了,却道:“历来茂才与孝廉皆从李、陆、钱、张、方这几家中出,然因朝中无人,最终不过如我一般在郡县中任长史参军。唯有陆氏曾有个出类拔萃的,任职于太仆署,虽无大作为,然结交了几个朝中人物。因此他家这些年气焰炽盛。”

邵璟自然明白其中关窍,虽说每隔几年各郡都推举茂才、孝廉,然朝中各署皆为世代高官的关中、中原等地豪族子弟把持,如凉州、益州、幽州等偏远州郡所推举的人才,大多都返回郡县中任僚属,鲜有留在京城的。虽则在地方上势力根深蒂固,却难以摸得到朝廷中枢的权柄。

这对于一般的豪族也就罢了,可是如李氏这等祖上曾经辉煌过的,或者如幽州孟氏这等高瞻远瞩的,却形同桎梏。

“李长史放心,我既要推举,便极力为之营谋京职。只是将来置于何种境地,全凭令公子本事了。”

李酉听了大喜,忙命李任前来顿首再拜。

邵璟昨日看文书直到深夜,今日应酬了这大半日,实在劳乏,好容易周旋得李酉父子满意,便有些疲惫神色。又略应酬了些时,那李氏父子也是个有眼色的,立时辞出门去。

送了李酉归来,邵璟也不入正堂,却见夕阳之下,郭霁犹在廊下接续他晨起时留下的六博棋局,不由莞尔一笑。

孟良瞧瞧邵璟,又瞧瞧远处廊下的郭霁,笑道:“没想到郭娘子反应倒快,为都督解了围。”

邵璟揉着太阳穴,笑着怪责道:“你还说呢,当时你哪里去了?若你是个机灵的,哪里用得着郭娘子出手?”

孟良却笑得促狭,道:“我哪里知道都督的意思啊,都督既要结交李氏,若能纳其女为妾,一则令李氏死心塌地,二则又得了美人入怀。如此一箭双雕,保不齐都督就欣然乐意呢,我若冒冒失失地坏了好事,都督岂不更加怪我?”

“你自己卖乖,全然不顾我死活。”邵璟道:“可惜我素日待你的情谊!”

孟良跟着邵璟久了,也敢于私底下谑笑,便抱怨道:“什么素日的情谊?我自来这凉州,一时带人去给都督访求民情、探得人才;一时奉都督严命暗查土地,修治屯田之法;如今都督将秦、沈二人放出去征讨、剿贼,建功立业,却又让属下做那出力不讨好的事。”

邵璟却见这孟良远看着也还是翩翩公子,近处一瞧,却脸色黑黄,想必是风吹日晒,日夜操劳所致,他素来不辜负贤能者,便道:“你枉读圣贤书,连‘能者多劳’、‘达则兼济天下’也不知?你也别眼馋那两个建功立业!他们两个出身寒门,就是要博个功名而效死沙场。你出身幽州大族,难道也将一身交付征伐?出为将领,若败了自然是赔尽身家性命;便是胜了,看着风光无限,可是真正的权柄却并不在武人手中。你没见,凡是有些军功起家得了大富贵的,便立时想着跻身朝堂,参议政事?”

孟良见邵璟句句良言,忙躬身回道:“都督教训的是。”

“陆家的事怎么样了?”邵璟轻描淡写地问道。

孟良便从这轻描淡写中获得了来自邵璟的信任,剪灭陆氏一族这等大事,邵璟都仿佛不上心似的,这便是信他能够独立处理好。

孟良心下感激,道:“早几日我便按照都督吩咐布置好了。如今这陆氏虽在凉州多处都有人,然最重要的只在姑臧、宣武两处,我们的人早就监视的死死的。部署的兵力也足以剿灭他们,为怕夜长梦多,今夜便全力围剿。宣武的我派了三百骑兵,姑臧的我亲自带人去,多用步兵,骑兵只用一百即可。”

邵璟听了,十分放心,便摆摆手道:“你也不必将细节一一详述,我只等你的结果。我再给你一百人做后备,随时接应你。”

孟良称诺,又道:“想必这陆氏也翻不出什么花来,李酉那老奸巨猾的,早就瞧出端倪来了,所以今日才来求见都督,以示立场。所有姑臧豪族,绝对不会出手相助陆氏。只怕将来扫灭余党时,根本都用不到我们的人。”

邵璟听了,只点点头,又道:“如今已经入冬,待忙完了手头事,我便再请入京述职,到时候所有事都落在你身上,你定要维持稳定才是。”

孟良一愣,道:“不是天子特意下诏,说是非常之时,不令刺史入京述职吗?”

邵璟摇头叹道:“这每年冬日入京述职乃是惯例,便是天子特命,也得想法子再请述职。近日朝中有人弹劾我,虽然我兄长已经面见天子,将郭娘子的事都推在沈偃身上,可我到底还得走一趟。如今我们在凉州行事太过,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眼下这陆氏便是海西侯的人,我和海西侯……你是知道的。如此看来,唯有天子压服,不受掣肘,方能成事。”

“都督这一番作为,再加上眼看着沈偃伐戎与秦冲剿匪将有成就,他们必然不敢如何。且陛下既然数次搁置对都督的弹劾,必然是全力信重都督。”孟良说出了自己的见地。

“你虽说的没错,但凉州这些人未必如表面那样老实。不过是迫于形势,不敢悖逆罢了。况且明年你我便要在这凉州兴修水利,改革整合屯田营,甚至于将来还要清查人口,度量土地,桩桩件件都是得罪人的事。若无陛下支持,哪里能动得了?”

说到这里,邵璟顿了一顿,又面有忧色,向孟良道:“而天子之心,天威难测,我们不可不察。陛下酷爱天马,除今日李酉所献的挑选几匹上好的外,过两日你和常乐一同再访几匹,凑齐了双十之数,我带着入京。天子开颜,若见我忠心耿耿,多少弹劾都不是事。你我要做大事,便要为大展手脚开辟天地。你也要处处小心,他们弹劾不动我,便会想办法从我身边的人入手。你只要记得小节无妨,大节无亏,关联人事权要处要格外机敏小心即可。便是有些小失误,我自会替你料理。”

孟良屏息凝神,潜心听教,只觉自己到底没跟错人。邵璟对于看重的贤能,既肯给机会,调教起来也不吝心思。他从幽州来,格局有限,只要学上一星半点,便能游刃有余。

邵璟知道孟良晚上有大动作,也不留他,只命他速速回去,确保万无一失。

将万事理清,邵璟才得一晌喘息,遥遥见了郭霁犹在棋局前沉思,时或走上几步棋,便悄然走到她身后去。

邵璟瞧了半日,见她一筹莫展,便笑道:“阿兕,这残局如何?是不是够你参悟上几日的?”

郭霁被惊了一跳,回头见邵璟满含笑意,便点头回笑道:“的确如都督所言,都督这自博之局,城府之深、见机之神,竟不下于两高手互博。”

邵璟听了,颇为愉悦,快意大笑,随即又道:“我这棋局,你一时也解不开。待我哪日闲了,教你便是。如今你且弃了这棋局,陪我外面走走。”

郭霁却忘了此时身在姑臧,还道是在雍都,便道:“一会天就黑了,若遇宵禁……”

话才说了一半,忽然想起这里并不是雍都,也不是关中和中原的重要城邑,是不宵禁的。

“走吧,今日应付李酉,实在费神,出去消散消散。”邵璟说着又吩咐常乐悄悄安排几个府丁着了百姓衣服,暗中跟去,别的一概不必准备。

郭霁见他虽看着丰神阔朗,实则面容憔悴,便不再说话,只略拢了拢发髻,披了外袍,等着邵璟安排好了,便一同出门去。

这姑臧城果然是商贸往来之枢纽,虽整个凉州遭遇战乱,其间繁华稍减,然也堪称阜盛。

火树银花,灯烛如星,酒楼食肆,歌舞丝竹,东去西来之商贾,中土域外之乐伎,绫罗绸缎、精美瓷器、珠翠宝石、中外美食、百戏杂耍……令人目不暇接,好不兴盛热闹。设若是在雍都城,这永夜华灯只有上元佳节才有。

二人漫无目的地游赏,不禁欢愉欣欣、如痴如醉。

夜风习习,却因人声喧沸而不觉冬日寒冷。要了两份馎饦,二人就地坐在街边胡凳上大快朵颐,竟有了岁月静好的错觉。

“阿兕,我知道你不愿局促家中。等我述职回来,便带着你到处走走。我不在这里的日子,你不可轻易出门,且忍耐着,待我回来。”

郭霁正一口馎饦在口,忽闻邵璟说要离去——虽说是入京述职,不过数月便归,然她自流配凉州以来,全靠他眷顾方得安生清净之所——于是一阵眷恋难舍之情涌上心头,那馎饦含在口中,便咽不下去了。

然她到底不肯露出形色来,勉强吞咽了口中之食,也咽下了不舍,只瞧了夜色中安坐进食的邵璟一眼,便语气淡然道:“阿兄路上万千珍重,我在这里等你。”

邵璟也并没有立时便入京述职,他又等了一个月才踏上返京的风雪之路。

这一个月间,孟良奉命布局剪灭陆氏。武威、张掖二郡的豪族并郡县之长皆见识了新任刺史的雷霆手段,于是纷纷告发陆氏一族的不法,又争先恐后地请求率自己的私人部曲去讨灭陆氏一党的残余势力。这差事最终落在了永固钱氏之孙与李酉之侄身上,他们不遗余力,因功受赏。

同时秦冲剿贼略有小成,端了几个匪窝子,其中还有两个乃是十分顽固凶残的知名盗匪。然后他将首恶及其家属并在官在吏而包庇窝藏者全数捕系,又搜罗了匪首往日与众豪族的书信往来,快马加鞭地交到邵璟手中。邵璟便以刺史府文书昭告全城,公开斩首首恶及包庇官吏,其家妇孺皆罚为官奴,以儆效尤,整个凉州闻知大为震恐。

那些非在官吏而与匪盗有书信往来的,正暗自战栗,却又听闻邵璟将那些书信公开付之一炬,并说除首恶外,余者不办,往日与贼匪暗通款曲的,不过是为了保其家人不得已而为之,亦一概不问。然若他日再查出,当与首恶同罪,绝不姑息。

而胁从的盗匪一部分纳入新屯田中,精壮则选为凉州都督军士卒,非但免于惩罚,可分得土地,并免赋税三年。

一时盗贼气焰消减,而凉州都督军渐渐壮大。

敦煌战事正酣,沈偃不负众望,仅一月有余便解了敦煌县之围,这一战令敦煌守军心折仰慕,于是他又趁势联合敦煌各县各重镇守军与西戎军大战于马鬃山下,一战而溃西戎大军。此后他倏忽开阖,神出鬼没,渐渐包围仍在西戎手中的两县,又时时袭扰北边的西戎援军,一时间,敦煌局势大好。

腾出手来的孟良奉命勘察耕地,垦荒种粮,渐渐改革屯田法,以图保障前方粮草。

李氏一族既与邵璟达成一致,又知邵璟即将回京述职,知道机不可失,忙借出家中储粮,以备军需。余者豪族见了,纷纷效仿。在这青黄不接之际,粮草暂得保障。

邵璟当然知道李酉的意图,虽顾着武威郡太守的面子,不便擅动李酉职务,但却任命其十六岁的长子李任为刺史府主簿,此时便携其一同入京。

临行前,邵璟便将郭霁交托给孟良,令其闲暇时多加照拂。

郭霁倒也不如何孤寂,只日日独处偏院,整理邵璟搜罗的书籍。虽简牍书卷散佚脱落,不堪成文,整理起来十分繁琐,然她自幼蒙教,从前怠惰无成,如今杀下心来,非但书籍梳理得有模有样,自己也获益匪浅。

她一面心无旁骛安于理书,一面等待邵璟归来。这一等,便到了来年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