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正对峙着。
“韩大公子,太子殿下今天进宫了,正在宣明殿……”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另一个入口传来,来人正是多日不见的陆昭。
宣明殿是皇帝的御书房所在。
“太子进宫了?好小子,我都好久没见到他了,可让我逮到了。”韩仲宣喜形于色,太子常年住在聃岭的皇家寺庙安国寺中,表兄弟两人常常几个月见不着面。
欣喜的韩仲宣完全没注意到,因为听到太子消息而略显僵硬的若凝。
因为角度的原因,陆昭只是看见韩仲宣在跟嫣然说话,走近了才看到若凝,赶紧行礼。
“陆昭!”嫣然乍然看见陆昭有些亲切,开心地说:“这些日子你躲到哪里去了,我怎么都找不着你?”
陆昭闻言嘴角抽了一下,找我?恐怕没什么好事吧!
“我前几天出公差了!”陆昭搪塞了一句。
“韩大公子?”听到太子,若凝有片刻失神,接着又听到他称呼太子“好小子”,她猛然间想到了一人,问:“你是韩仲宣?”
虽是问句,却是十分肯定的。
两人见面两次,若凝都处于情绪紧绷的状态,所以没有注意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如今一听他姓韩,这才发现眼前的这个少年,像极了当年的大长公主驸马韩齐。
若凝看着眼前这个稍显玩世不恭的少年,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刚满三岁、话痨一般的小屁孩,在宝溶居调皮捣蛋的情景。
尤记得有一次,他被自己的皇帝舅舅禁令:屁股不得离开小板凳。
结果,这小屁孩竟然屁股坐在小板凳上,一点一点连人带板凳挪动,从宝溶居的书房挪到了院门口,就为了跟守门的宫人聊天。
若凝有些发愣,怎么也不能把那个一刻也不得闲的小不点,和现在的英俊少年联系到一块。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不,刻刀更合适一些!
这么一想,她对当天救治韩仲宣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在意了,毕竟她以前也算是给他把过屎尿。
韩仲宣听若凝知道自己的名字,脸上的喜色更胜。
“你听说过我?”
若凝闻言笑而不语。
韩仲宣不知道若凝在想什么,只是觉得她脸上的笑容怪怪的,看自己的眼神,像是在看……宠物?
一定是错觉!
他急着去见太子,不想在这里耽搁。
于是顺手取下自己挂在腰间的玉饰,递到若凝面前:“在宫里我还能说的上话,如果你以后有用着人的地方,派人把这个递给我,我一定会尽力帮你。”
韩仲宣看若凝还在犹豫,就不管不顾地将玉饰塞到若凝手中。
玉质极好,触手生凉。
“我今天还有事,以后有机会再聊,不如就将万春亭当做以后碰面的地点吧。好了,我先走了!”
韩仲宣说完,就和陆昭离开了。
直到两人走远,若凝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东西,好一会儿才将手中的玉饰收起来。
“少使,您什么时候认识他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嫣然几乎整天都跟若凝在一块,没道理,小姐认识他,自己却不知道啊?
若凝笑了笑:“很久之前就认识了,那时候你还没来兰府。”
当然,我也没有来兰府。
***
晚上若凝睡觉的时候,想着白天的事情,迷迷糊糊之际,突然想起陆昭的话“太子进宫了”,瞬间清醒过来。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说太子竟是不住在宫里?
怎么会这样?
若凝前些年得知皇帝立了子霖为太子,一直以为他是因为有愧于自己,而补偿在太子身上,所以这些年,她对太子虽然牵挂,但并没有担心。
可是,太子怎么会住在宫外?
而且,若凝依稀记得,贵妃王颖白的父亲和皇后鱼静桃的父亲是同一届的进士,颇有一些交情。
当年她与鱼静桃接触不多,但是仅有的几次接触,也让自己明白她不是省油的灯。那贵妃和皇后的交情又如何?
把太子养在宫外,又给太子找了个母家不强的养母,这真的不是刻意促成的吗?
君王之术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他真的重视疼爱太子,就不应该把他养在宫外,而是应该带在身边。
他自己吃过的苦,他自己心中有数!
又想到皇帝现在正值壮年,且已有皇子九人,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皇子,日后皇子争权夺位的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