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姝刚转来京津一中的时候,槐花开得正盛,一如她的十七岁。
老师请她上台做自我介绍,她毫不怯场,声音温柔,却刚好能让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听清。
“大家好,我叫叶姝。姝字出自诗经里的‘静女其姝’,是漂亮美好的意思。”
接着她话音一顿,眼尾翘起,脸上绽开一个不好意思的笑来,“当然我不是在夸自己长得漂亮,爸妈取的名字,没办法啦。”
笑声掌声,顿时在台下哄作一团。
其间几个少年甚至刻意将掌声放大,很是捧场,“漂亮漂亮,确实漂亮!”
连老师都忍不住笑着摇头。
加她一个,全班人数刚好成双。
班主任便将她安排在唯一的一个空位上,是最后排。旁边坐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带着常年熬夜的憔悴。
刚一坐下,他便抬起头来,懒洋洋问她,“从哪个学校转来的?”
“柳城一中。”
他哦了一声,又不太感兴趣地躺下睡觉。
好在话不算多,叶姝跟他互不打扰。
只是他一直没做过自我介绍,课本上也没有任何字迹。
是后来老师点名的时候,他答了一声到,叶姝才恍然清楚,他的名字叫郁深。
那时候江望川十七岁,跟她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但还不够起眼。
他们唯一的交集,是几年前的一把伞。
一把她在梅雨天借给他的,粉色蕾丝花边的伞。
01
鸡鸭鱼肉俱全的饭桌上,少不了一两句融洽气氛的话。
老太太叫人煲了养生的鸡汤,呈上来,第一个打给的便是赵怡,足以说明江家有多看重她。
“小怡,我听说你体寒,多喝点暖汤。”她亲自将鸡汤放到赵怡面前,叮嘱道:“别看现在春末气温回升一些了,但是湿气重,万一没养好身体,以后结了婚可就难办。”
老太太的话另有蕴意,无非就是认定了她以后会嫁到江家来,提前养好身体,好给她生个大胖孙子。
赵怡敛下眉眼,温顺地说:“谢谢奶奶。”
“以后不许说这样的话,”老太太慈祥地摸了摸她的头,“我可是把你当亲孙女疼。”
“我也把您当亲奶奶看的。”
赵家几代经商,家大业大,偏偏还是江家的竞对。老太太千挑万选,最后挑了赵怡,这一点占很大的原因。
江如怜瞥了一眼叶姝,语调带点刻意的上扬:“赵怡姐姐,奶奶真的很喜欢你,以后可要常来我们这呀!前几天奶奶还叫人给你整理了间卧室出来呢!”
赵怡受宠若惊,“这怎么好意思。”
“刚才还说把我当亲奶奶呢!”老太太嗔怪地睨了她眼,又看向江望川,“望川,你也该多回来住住。”
江望川还在替叶姝剥虾,修长干净的手戴着塑料手套,窸窣声响在片刻沉默里格外惹人注意。
他将虾肉端端正正放进叶姝碗里,方才抬起头,应了一声“好”。
叶姝在他身旁小声耳语,“别剥了,吃不完。”
江望川眉毛一挑,“这才几个,多吃点。”
“会长胖。”
“吃虾不会胖。”
“……”
郁深冷眼看着他们两个,拿着汤勺往江如怜碗里盛了勺排骨汤,“下雨天湿气重,多喝点热汤暖胃。”
“谢谢亲爱的。”江如怜诧异道。
叶姝略略抬眼,发觉郁深动作时右手僵硬,夹菜使不上力。尤其盛排骨汤的时候,稍微重上一点,汤勺似乎都有些哆嗦了。
难道受过伤?
江望川看了他一眼,含笑道,“看来阿深的手恢复得不错。”
郁深沉默一瞬,语气表现得十分轻松,“当然啊,托川哥的福。”
“不客气。”
江望川笑着端起高脚杯,向他那边抬了抬,大方道,“毕竟我也没做什么。”
气氛有些诡异。
叶姝敛下眉眼,满腹疑惑。
03
山里雾重,蕴着寒气。咿呀呀的雨,打在芭蕉叶上,只是烫茶的功夫,时间便淋着雨跑了。
半月山庄后边修了个中式庭院,前年建成的,还很新,茶具和棋盘样样不缺。
饭后江望川便独自上楼,跟老爷子在书房聊些生意上的事。老太太支开赵怡去楼上给她拿熏香,跟叶姝两人在庭院里对坐着。
恰好有个茶桌,叶姝便挽袖替老太太斟茶。
茶盒里的茶是她特意带来的,价值不菲。虽说叫做茉莉花茶,胚却是选用绿茶叶烘制而成的,里边夹杂了三三两两的茉莉。
老太太刚抿第一口便尝出不同寻常了,“这是茉莉花窨制的?”
“是。”
“茶叶质量不错,听说你在京津有个店铺就是卖这些的?”
“一点小生意,打发打发时间。”
明白她是什么来路,家世也平平,老太太轻笑一声,眼里满是了然。
“靠自己总比靠男人强。”
话有深意,这番言论叶姝听过不少。
她若长得漂亮便是以色侍人,长得不那么漂亮就是福气好。次数多了,她也再无意解释。
装傻是最不会出错的,她淡笑道:“两个人也总比一个人强。”
这回老太太不再搭话了。
人老了能做的事便一天天少了,老太太唯一的兴趣就是养花,还专门在山庄里建了个玻璃花房。
但年轻人没几个爱种花的,年轻人的生命都活在烟和酒精里。
反正也没什么事干,喝完茶,叶姝便在院子里闲逛遛弯。恰好走到花房附近,便进去瞧了瞧。
花的品种不少,还都十分名贵。尤其现在正逢杜鹃的爆花期,红的粉的,洋洋生机。靠橱柜的一边还栽种着许多水培的花种。
叶姝想起在西北的日子。那时候江望川还不是什么江家继承人,他只是个研究沙漠植物的志愿者,灰头土脸,与黄沙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