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壁球自学之路 > 第22章 另一种挥拍方法-切下去

第22章 另一种挥拍方法-切下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安云山和Clark那几个老外打完球,回家洗澡后就坐在电脑前,先把今天手机备忘录里的那些想法复制到电脑中,和自己的壁球训练目标放在一起。

看到的自己写的第一条:球拍到球的后面。看上去这似乎是一句废话,安云山又加上几个字,改成:先把球拍伸到球的后面。

其实职业选手也有把这种球勾出来操作,安云山记得不久之前在PSA的比赛看到过中,就翻了翻历史记录,果然找到了,是Gaultier对战Castagnet,两个都是法国人。Gaultier被称为最强反手,一米七五的身高在主流一堆一米八多的男选手中算矮的了,但却早已拿到过世界第一和世界冠军。Castagnet也打进了世界前十,按照Ramy Ashour的说法,世界前十五之间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视频并不是一个小时多的全场视频,只是十几分钟的一个精彩集锦。从不算多的正手挥拍中,明显能看到Gaultier在处理正手后墙球时,一些没有那么弹出来或没来得及充分挥拍,Gaultier用把拍面打得极开,把球挑到高空中,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斜线。特别有一个球低得都没有挑的空间了,Gaultier就用拍头向前拨了一下,球从后玻璃平平地飞向右前墙角,直接出了一个很轻的Nick,Castagnet跑到位却面对一个死球滚出来。

很明显的是在比赛中,并不是每一个球都要全力击球,必须考虑自己的体力、战术,对手的位置等等。

安云山起身拿来球拍,在卧室墙角挥了挥试试看,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只靠手腕和手臂倒也能拨出一些力量,如果球再弹出来一些,先缩拍,再把拍面打开很多,还可以多少挥出来一些,特别是球低到地面时,幅度不大挥拍也能有打出不错的球速和高度来。这时候腰肩几乎不发力,“这似乎就是Clark说的只用手腕的力量吧。”这个并不难,在墙角挥了几遍,安云山就大致熟练了,以后不想打侧墙球的时候,就多了一种处理方式。

回到电脑前,安云山点开了之前直线球的视频,想在对比一下,记得视频里很多后墙小球看上去弹出来也很少,但所有高手都有充分的挥拍,而且都是从上到下挥拍的,不像自己刚才球拍是从侧面挥到球后的。

一是从侧面挥,球有时候会打得不直,挥拍空间越小,越容易变成斜线球。

二是从上到下,可以用到腰肩的力量。

看第一遍时安云山被职业选手的好球吸引住了,却没有特别注意挥拍,看了个热闹。摇摇头清醒下,点了下重播,这次注意力只盯着球拍的轨迹,第一是准备动作,所有人的球拍确实都是举起来了,即使拍头不是高过头顶,至少举到了肩膀左右的高度,但球拍从准备到击球,每个人的挥拍幅度区别却很大,特别是看到John White,虽然画面不清晰,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挥拍幅度不小,但拍头更多是上下挥动,水平方向的幅度很小,并不像有些选手一样快挥出了半个圆弧。可惜视频的视角问题,并不能看出球拍准确的水平移动。

“John White。”安云山干脆直接搜这个人,可是这个英文名字太过大众,搜出来一堆电影明星和足球明星。试试看视频里其他高手的名字,Peter Nicol,这个一搜出来就是壁球,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这位是大佬中的大佬,一堆的比赛冠军,24个月的世界排名第一。再加上正手挥拍、后墙等一些关键词后,果然找到了Peter Nicol亲自讲解的视频。

视频很长,分了几个部分,就是专门讲后墙球,视频一开始却并没有讲挥拍,而是说起了走位。安云山最近也经常发现,明明自己已经跑到位了,但当球到墙角甚至出Nick时,球路就常出乎意料。要么离球太远,可以球贴着侧墙弹出来够不到;要么离球太近,都快飞到自己身上了,怎么挥拍都不对。

视频里先是示范跑位时先向着右后墙角迈左脚,整个人面对这墙角甚至后墙,Peter Nicol解释如果先迈右脚,那你和后墙的位置就固定死了,要么球飞向你就没有挥拍空间了,要么球贴着侧墙飞却够不着球。但换成如果先迈左脚,再根据球从后墙反弹出来的落点,决定你的后脚迈在什么地方,如果球靠近侧墙,右脚迈向墙角,脚尖对着侧墙;如果球飞向你,右脚迈向后墙,脚尖对着后墙。

看到这里,安云山并没有马上去自己尝试,因为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动作,比如世界第一Shorbagy的□□击球,整个人都对面对后墙了,明显就是这么跑位的极致变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