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大哥,往后只让我能这么守着你就够了 > 第6章 放逐

第6章 放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衙尉侧身避礼,清朗一笑说道:“不必如此,按长幼我恐怕得喊您一声爷爷。我姓要,叫我小要就行。”

宁振:“这……恐怕……”

不拘小节的要衙尉望了望老弱妇孺全占的一行人,道:“天热人也渴,咱们就不寒暄了。紧着时间采买些粮食物品,得带你们去落户的村落了。”

老弱妇孺们冒着酷暑,糯糯叽叽地随着要衙卫进了县衙隔街的商店,的旁边的茶棚,茶棚?

要衙尉长腿一勾长凳,大马金刀坐到方桌一侧,朗声笑道:“来呀,都站着做甚,坐下喝茶。”侧头喊向店家:“掌柜,劳驾来壶凉茶。”

柳予安拉好宁简应声坐下,众人围了方桌剩余三面。要衙尉独坐长凳,个不够高的方桌委屈了要衙卫的长腿,他把长凳往后挪了挪侧伸着腿。

凉茶端上,众人各自捧茶喝过深吐一口晌午积攒的暑气。

满摆凉茶的方桌前,柳予安看向缄默的宁振,便也知了宁振懂这要衙尉的善解人意。

适时,善解人意的要衙尉开口道:“天正热着,出门怕是得热化了人。喝口凉茶少歇一会去去暑气。”

“日头稍微下下,便去领你们买些粮食衣物,户籍落在大柿子树村,我走去约是半个时辰。”

要衙尉看了看这老弱妇孺小分队,换了条长腿侧伸。“咱们过去估计得上一个时辰,过会路边买个包子先垫垫吧。”

宁振接话道:“谢谢小要差爷安排,我等初来,亏得您带路了。”

小要差爷的称呼让他自觉好笑又略显凄凉,他微微一笑:“十里乡亲的,哪有那么些客气。”

就着解暑的凉茶,土生土长的要衙尉将十里八乡的风土人情介绍了个差不离。待日头微下过了正午,凉茶也添过了三壶,众人动身。

清朗洒脱的要衙尉颇有些古道热肠的侠客之姿。看起来的大手一挥毫不在意,实际上的心细如发温柔善良。

采买了基本的米面日用衣物,众人恍恍惚惚地走过一段崎岖不平到足够宽敞的土路,终于看到了村前两棵标志着大柿子树村的大柿子树。

大柿子树村背靠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这小山后还有一座大山唤作野猪山。只是这野猪山上野兽不少,就地处三县交界,故而也鲜少有人上去。

难得可见的鳞次栉比的房屋,坐北朝南,象征着村落是有人为规划地落成。

要衙尉让宁家众人在村口树下歇息,大步流星独身前去找村长家,而后不负众望地将村长带来村口。

他撇头瞧了眼柳予安,转头向宁振和村长告辞离去。

宁家被安排在大柿子树村最东的一排房屋最北户。黄土矮墙破木门,想必是有过住户。

村长年逾六十,闲话无多,身形精瘦却健步如飞,领到宁家住所门口,将没有钥匙的木门轻推而开,言简意赅说几了句便回去自忙农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众人不便留人询问,自身进去屋中。

房屋坐北朝南,进大门后是一片大院,院中有井,正北为中厅,由中厅进为东西两间屋。

院西是厢房,厢房南侧为茅厕。

院东为厨房,厨房南侧是茅草搭盖草棚,想必是原主堆放木柴杂物的位置。

众人进入中厅,家徒四壁四个字适时冒出在柳予安脑子里。

黄土墙壁连着踩得硬实的黄土地,残破的木桌上摆着的没有煤油的灯,蒙上的一层尘衬出了别样的心酸。

借着长途跋涉还未放松的劲,宁振自担起主心骨的功效,给众人下了一鼓作气的剂量,安排起收拾徒四壁的家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