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霜翎望着热闹的校庆现场,眼神坚定:“嗯,这次合作的厂家虽然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我们还是要建立更稳定的供应链。而且,我们可以尝试开发更多种类的文创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于乐柠推了推眼镜,补充道:“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也可以继续探索,让产品的功能更丰富、更智能。”
丁婉澄看着团队成员们,心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大家说得都对,我们要以这次校庆文创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相信未来,我们能做出更优秀的作品,为学校争光,也让更多人了解文创的魅力。”
校庆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但塘沽一职专文创团队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又投入到新的创作思考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计划深入挖掘学校各个专业的特色,将专业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中,打造一系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创精品。
他们首先把目标锁定在学校的烹饪专业。丁婉澄和刘晓悦来到烹饪教室,观看学生们上课,记录下厨师帽、锅铲、特色菜品等元素。薄霜翎则用画笔迅速勾勒出一些初步的设计草图,将厨师帽的形状设计成书签,把锅铲变成创意开瓶器,还构思了以学校招牌菜品为图案的冰箱贴。
于乐柠和李韧昕则负责调研市场上同类创意产品的技术应用。他们发现现在有一些可以变色的材料,遇热就能显示出隐藏图案。于是,他们设想在以烹饪为主题的马克杯上应用这种技术,当倒入热水时,杯子上会出现一道道美食制作的步骤图。
乔跃柠积极发动烹饪专业的同学参与意见征集。同学们热情高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想法,比如制作可以模拟炒菜声音的钥匙扣,还有带有烹饪小窍门的拼图。
经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和细节完善,烹饪专业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初稿新鲜出炉。然而,在选择制作材料时,他们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原本计划使用的环保塑料材料,虽然符合设计的质感要求,但成本过高,若以此为原料大规模生产,产品价格会超出预期,影响市场推广。团队成员们围坐在工作室的会议桌前,气氛略显凝重。
刘晓悦咬着嘴唇,一脸愁容:“这可怎么办呀?好不容易设计出这么满意的初稿,要是因为材料成本问题无法实现,那就太可惜了。”她轻轻敲着桌面,眼神中满是不甘。
于乐柠盯着面前摆放的材料样本,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再找找其他类似的环保材料吧,说不定能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说着,他迅速打开电脑,开始在各种材料供应商网站上搜索起来,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有用的信息。
李韧昕也表示赞同:“对,我觉得可以联系一些材料研发机构,看看他们有没有新研发出来的、符合我们要求且成本较低的材料。”说完,他便拿起手机,开始查找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
丁婉澄一边仔细翻阅着手中的材料资料,一边说道:“大家别急,我们再梳理一下对材料的具体要求,明确关键特性,这样找起来也更有针对性。”她拿出一支笔,在本子上写下“环保、质感、成本可控”等关键词。
薄霜翎看着初稿设计图,突然灵机一动:“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制作工艺呢?也许通过新的工艺,能让一些成本较低的材料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
乔跃柠也跟着思考起来:“我觉得可以咨询一下学校里材料专业的老师,他们说不定能给我们一些专业的建议。”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乔跃柠立刻起身前往材料专业的办公室,向几位老师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设计方案和目前遇到的材料难题。老师们非常热情,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一位老师建议他们可以考虑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由废弃的植物纤维和普通塑料混合制成,不仅环保,而且成本相对较低,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还能获得类似高档塑料的质感。
乔跃柠如获至宝,赶忙回到工作室,将这个消息告诉大家。团队成员们听后,都觉得值得一试。他们立刻联系了生产这种复合材料的厂家,索要样品。
几天后,样品寄到了。大家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仔细查看材料的质地和特性。这种复合材料的手感和色泽都比想象中要好,经过简单的加工测试,发现它确实能够满足产品的设计需求。
确定了材料后,团队成员们又投入到紧张的样品制作中。薄霜翎负责对设计图进行最后的细节调整,确保图案和造型在新的材料上能够完美呈现。于乐柠和李韧昕则与厂家沟通制作工艺,详细说明对产品精度和质量的要求。刘晓悦和乔跃柠则忙着准备产品包装的设计方案,她们希望通过独特的包装,让这些文创产品在货架上脱颖而出。
经过数天的努力,烹饪专业主题的文创产品样品终于制作完成。一个个精美的书签、开瓶器、马克杯、冰箱贴等摆满了工作室的桌子。书签上厨师帽的纹理清晰可见,开瓶器模拟的锅铲造型栩栩如生,马克杯倒入热水后,美食制作步骤图缓缓显现,冰箱贴上的菜品图案色彩鲜艳,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团队成员们看着眼前的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丁婉澄欣慰地说:“这一次我们又成功克服了困难,这些样品看起来太棒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考虑大规模生产和推广的事情了。”
然而,当他们与学校周边的文具店、礼品店等商家沟通铺货事宜时,却遭遇了冷遇。大部分商家认为这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创产品受众群体相对较小,担心市场销量不佳,不愿意进货。
刘晓悦有些沮丧地回到工作室,将这个情况告诉大家:“怎么会这样呢?我们觉得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商家都不看好呢?”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困惑。
面对这个新的挫折,团队成员们并没有气馁。李韧昕握紧拳头,坚定地说:“既然线下商家不愿意合作,我们就自己想办法打开线上市场。现在电商平台这么发达,说不定能闯出一片天地。”
于乐柠也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可以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预热推广,吸引一些潜在客户的关注,然后在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
薄霜翎接着说:“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短视频,展示这些文创产品的创意和使用场景,吸引网友们的兴趣。同时,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更直观地向大家介绍产品,解答疑问,促进销售。”
乔跃柠眼睛一亮,补充道:“还能找一些美食领域、文创领域的博主合作,让他们帮忙宣传推广,这样能扩大产品的曝光度。”
刘晓悦也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响应:“对呀,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线上专属的优惠活动,比如首发折扣、买一送一之类的,吸引顾客下单。”
丁婉澄听着大家的想法,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她微笑着说:“大家的点子都很棒,那我们就分工合作,立刻行动起来。薄霜翎和乔跃柠负责短视频的策划与拍摄,刘晓悦准备线上活动方案,于乐柠和李韧昕着手搭建电商店铺,我来联系博主合作事宜。”
于是,团队成员们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薄霜翎和乔跃柠为了拍出高质量的短视频,反复研究美食和文创类热门视频的风格特点,精心布置拍摄场景。他们用精致的餐具搭配带有烹饪元素的文创产品,模拟出厨房中的温馨场景,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产品的魅力。每一个镜头,他们都反复琢磨,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刘晓悦则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仔细规划线上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从活动海报的设计,到优惠规则的制定,再到活动流程的梳理,她都一丝不苟。她深知,一个吸引人的活动方案是吸引顾客的关键。
于乐柠和李韧昕日夜奋战,学习电商平台的开店规则,精心设计店铺页面。他们挑选产品图片,撰写详细的产品介绍,确保顾客在进入店铺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产品的独特之处。同时,他们还研究各种店铺运营技巧,为即将到来的销售做好充分准备。
丁婉澄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数十位美食和文创领域的知名博主。她向博主们详细介绍产品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背后的故事,用真诚打动了许多博主。不少博主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合作推广。
经过一周紧锣密鼓的筹备,线上推广活动正式启动。短视频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精美的画面、有趣的创意以及产品背后蕴含的校园文化故事,让网友们纷纷点赞、转发。合作博主们也纷纷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产品推广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电商店铺上线当天,流量如潮水般涌入。直播间里,主播热情地介绍着每一款文创产品,展示它们的独特功能和魅力。网友们在评论区积极互动,不断询问产品细节和购买方式。随着优惠活动的推进,订单量开始飞速增长。
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数据,团队成员们围在电脑前,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为这一刻付出了太多的努力,从创意构思到设计制作,再到克服材料难题和推广困境,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此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订单持续增加,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甚至还收到了一些海外华人的订单,他们对这种融合了中国职业教育特色与文化创意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喜爱。
此次烹饪专业主题文创产品的成功,让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深入挖掘学校各专业特色,打造更多优质文创产品的决心。他们深知,未来的道路或许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塘沽一职专文创团队的精彩篇章,也将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