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塘沽一职专的文创团队荣获大赛二等奖后,校园里掀起了一阵文创热潮。同学们对文创产品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向丁婉澄、刘晓悦他们请教经验,还有不少人表示想要加入文创设计的行列。学校也决定大力支持文创相关活动,专门为他们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上,校长亲自为团队成员颁发荣誉证书,台下掌声雷动。校长激动地说:“同学们,这次大赛的成绩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耀,更是我们塘沽一职专的骄傲!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我们一职专的学子在任何领域都能发光发热!”
会后,学校领导找到丁婉澄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为即将到来的学校 50 周年校庆设计一系列专属文创产品。这不仅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刘晓悦兴奋地跳起来:“哇,校庆文创,这可是个超棒的机会!我们一定要设计出超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丁婉澄也点头赞同,但她同时也有些担忧:“校庆文创面向的是全校师生、校友还有各界来宾,大家的期待值肯定很高,我们得好好想想设计方向。”
薄霜翎双手抱臂,沉思片刻后说:“校庆主题的话,我们可以从学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入手,融入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于乐柠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没错,而且这次的受众更广,产品种类也得丰富多样,不能局限于之前的那几类。”
李韧昕则笑着说:“那我们可得好好做一番调研,了解大家的喜好和需求。”
乔跃柠拍着胸脯:“包在我身上,我去发动同学们帮忙收集意见。”
于是,团队迅速行动起来。乔跃柠在校园各个角落张贴问卷二维码,发动同学们填写,短短几天就收集到了几百份有效问卷。大家从问卷中发现,师生和校友们对具有实用价值且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创产品需求较大,像带有校徽元素的保温杯、刻有学校标志性建筑的钥匙扣,还有印着历年校庆照片的笔记本等。
丁婉澄和薄霜翎负责收集学校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她们穿梭在学校的档案室里,翻阅着一本本陈旧的相册和文件。在泛黄的纸张和模糊的照片中,她们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学校刚建校时的简陋校门、第一届学生的毕业照、历任校长的照片和事迹……这些都成为了她们设计的灵感源泉。
刘晓悦、于乐柠和李韧昕则开始构思产品的具体形式和功能。刘晓悦提出设计一款多功能校徽胸针,不仅可以别在衣服上作为装饰,还能通过内置的小芯片,在靠近校园特定区域时触发一些与校庆相关的电子信息,如学校历史介绍、校友祝福视频等。于乐柠和李韧昕则专注于设计一款智能校园地图,以校庆为主题进行美化,不仅能为来访的校友和嘉宾提供导航服务,还能通过扫描地图上的特定区域,呈现出该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模样。
在设计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不少难题。比如,如何将复杂的历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简洁美观的现代设计中,让产品既富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尚感。还有,在技术实现方面,像刘晓悦提出的多功能胸针的芯片嵌入和智能地图的扫描识别功能,都需要专业技术支持。
丁婉澄组织大家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会。在一次讨论会上,薄霜翎看着收集来的老照片,突然灵机一动:“我们可以把这些老照片进行艺术化处理,用现代的绘画风格重新诠释,然后应用到产品设计上,这样既能保留历史感,又有时尚的视觉效果。”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薄霜翎开始对照片进行精心的绘制和调整。她先用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轮廓,然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每一个细节,将黑白的老照片变成了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艺术作品。
与此同时,于乐柠和李韧昕四处请教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还联系了一些校外的技术团队,寻求技术解决方案。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试,他们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确保多功能胸针和智能地图能够顺利实现设计功能。
随着校庆的日益临近,文创产品的设计也逐渐成型。保温杯的杯身上印着艺术化处理后的学校旧貌与新颜对比图,校徽巧妙地镶嵌在杯盖顶部,简约而不失大气。钥匙扣则以学校标志性的钟楼为原型,采用金属材质精心打造,细节之处栩栩如生,钟楼的每一层纹理、每一扇窗户都清晰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古朴而典雅的光芒。
多功能校徽胸针经过反复打磨,终于制作出了样品。小巧精致的胸针主体采用银色金属材质,校徽的图案被精心雕刻其上,线条流畅且富有质感。当胸针靠近校园内设置的特定感应区域时,只要佩戴者打开手机蓝牙,就能收到推送的各类校庆相关信息,仿佛在与学校的历史和当下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智能校园地图也成功完成了设计与编程。它被设计成一本小巧便携的折叠手册,封面采用质感十足的硬纸板,印有校庆的主题字样以及学校的全景图。打开地图,每一页都绘制得精美细致,各个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建筑的位置一目了然。用手机扫描地图上的建筑图案,屏幕上便会弹出该建筑在不同年代的影像资料,还有校友们分享的在这些地方发生的难忘故事,仿佛带领着使用者穿越时光,重温学校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一切顺利,准备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些文创产品的时候,又一个问题出现了。联系好的制作厂家突然告知他们,由于原材料供应出现问题,部分关键材料的到货时间要推迟至少两周,这意味着产品无法按时制作完成,赶在校庆前交付使用。
刘晓悦气得直跺脚:“怎么会这样?校庆就快到了,这可怎么办呀!”她焦急地在工作室里来回踱步,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眼神中满是焦虑。
丁婉澄也心急如焚,但她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别急,我们再找找其他的厂家,看看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方案。”说着,她迅速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厂家的信息,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眼神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有用的线索。
于乐柠和李韧昕则忙着整理产品设计资料和技术参数,以便能够迅速与新厂家沟通。他们将所有文件分类整理,详细标注出每个产品的关键细节和特殊要求,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
薄霜翎和乔跃柠也没闲着,她们打电话联系之前有过合作意向但因价格或其他原因未能达成合作的厂家,询问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承接这批订单。乔跃柠一边打着电话,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对方的回复,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您好,请问贵厂现在还有生产余力吗?我们这边有一批校庆文创产品,时间非常紧迫……”
在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后,乔跃柠终于得到了一个比较有希望的回复。一家距离学校较远的厂家表示,如果能够提高制作费用,并且接受部分材料稍有不同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在一周内完成生产。
团队成员们迅速聚集在一起,商讨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刘晓悦皱着眉头,有些犹豫地说:“提高费用倒还好说,可是材料稍有不同,会不会影响产品的整体效果呢?”
丁婉澄仔细对比着现有材料和厂家提供的替代材料样本,思考片刻后说:“从质感和外观上看,差别不是特别大,只要在设计上稍微调整一下,应该不会影响整体的呈现效果。而且时间紧迫,这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
薄霜翎也点头赞同:“对,我们可以在包装和一些细节设计上多下功夫,突出产品的特色,弥补材料上的微小差异。”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最终决定采纳这个方案。接下来的一周,团队成员们几乎是住在了厂家。他们密切监督着生产过程,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每一道制作工序,都严格把关。
于乐柠和李韧昕守在生产设备旁,与技术工人一起调试机器参数,确保产品的尺寸和精度符合设计要求。刘晓悦和乔跃柠则负责检查每一个成品的外观,挑出有瑕疵的产品,及时安排返工。丁婉澄和薄霜翎与厂家的设计人员沟通,对产品的细节进行最后的优化,让新的材料更好地展现出设计的初衷。
终于,在校庆前一天,所有的文创产品都按时交付。看着一箱箱包装精美的产品,团队成员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凝聚着他们无数心血和汗水的文创产品,即将在学校 50 周年校庆上,迎接来自各方的目光,成为传递学校历史与成为传递学校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载体。校庆当日,校园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校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学校的五十岁生日。
丁婉澄他们早早来到校庆活动现场,将精心准备的文创产品摆放在展示区。精美的设计瞬间吸引了众多师生和校友的目光,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对这些文创产品赞不绝口。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校友拿起一个印着学校早期照片的笔记本,轻轻翻开,眼中满是感慨:“看到这些照片,就想起了我当年在这里读书的日子,那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这个笔记本设计得真好,让我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说着,他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一本,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
还有几位年轻的校友拿着智能校园地图,一边扫描一边兴奋地分享着自己曾经在校园里的趣事。“看,这就是我们当年偷偷踢球的操场角落,没想到现在都记录在这地图里了。”“是啊,这个设计太有心了,以后拿出来看看,就能想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
刘晓悦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对产品的喜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热情地为大家介绍着每一款产品的设计理念和背后的故事,说到激动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这时,学校的领导陪同几位重要嘉宾也来到了展示区。其中一位是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他对文创产品的教育意义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拿起多功能校徽胸针,仔细端详后,称赞道:“这个设计很有创意,将校徽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是一个传播学校文化的小窗口。通过这个胸针,能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非常值得推广。”
领导们听了也连连点头,对丁婉澄他们的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领导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这次的表现非常出色,这些文创产品为校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这份创新精神,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精彩。”
在一片赞扬声中,团队成员们心中满是喜悦,但他们也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乔跃柠笑着说:“这次校庆文创能得到大家认可,真是太开心了。不过我们可不能骄傲,以后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呢!”
李韧昕也点头附和:“没错,咱们得总结这次的经验,说不定以后还能接到更有意义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