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星芒下的友谊守则 > 第15章 周三的校园时光

第15章 周三的校园时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下午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的小径上。同学们带着对新知识的期待,走进了《旅游心理学》的课堂。授课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一进教室,就用风趣的开场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旅游过程中,游客的心理可是千变万化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让他们拥有一次完美的旅行体验。”

老师开始讲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游客心理类型。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的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比如说,老年游客通常更注重安全和舒适,他们喜欢节奏慢一些的行程;而年轻游客则更追求刺激和新奇,愿意尝试一些冒险的活动。”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设你们带团遇到了一位情绪不太好的游客,因为行程中的一点小问题而大发雷霆,你们会怎么做?”同学们陷入了思考,随后纷纷举手发言。李华站起来说:“我会先耐心地倾听他的抱怨,等他情绪稍微稳定一些,再给他解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老师点点头,鼓励其他同学继续发言。

这时,刘晓悦也举起了手:“我觉得除了倾听和解释,还可以适当给予一些小的补偿,比如送一份当地的特色小礼品,缓解他的情绪。”老师微笑着说:“刘晓悦同学的想法很不错,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

丁婉澄也不甘示弱,她站起来说道:“我会尝试转移游客的注意力,给他介绍一些接下来行程中更有趣的景点,让他对后面的旅程充满期待,从而淡化之前的不愉快。”老师赞许地说:“丁婉澄同学很有想法啊,灵活地转移游客注意力,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大家要记住,处理游客的心理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

随着课程的推进,同学们越发觉得这门课既实用又有趣。老师又分享了一些如何与游客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如何预测游客潜在需求的技巧,同学们都认真地记录下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

不知不觉,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意犹未尽地合上书本。这一天的课程让他们对旅游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放学后,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夕阳的余晖将校园染成了橙红色,仿佛给这座职校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张宇和几个同学一边走一边讨论着今天课堂上的收获,他们相约晚上回去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进一步完善上午设计的黄山旅游线路。刘晓悦则和林琳、丁婉澄一起,计划着周末去附近的景点实地考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锻炼自己的导游能力。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职校校园里,高一年级3班的同学们正怀揣着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为未来成为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而努力奋斗着,他们的青春故事,也在这美好的时光中,继续书写着新的精彩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