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在满城里比较羡慕的眼光里,贾府可真真忙坏了,亲姑娘死了,又从远房族里选了一个姑娘明媒正娶的嫁了当今盛宠林如海,宁国府嫡孙贾蓉明明已经有过一个和离前妻,却能迎娶北静王府郡主,还有一个荣国府大房庶女迎春嫁与薛家做主母,倒是便宜了薛家,看看如今贾家连的什么亲戚呢。黎胜知道老媳妇们不中用,只带着尤氏、凤姐两个忙的不可开交。
北静王府给了郡主莫大体面,皇太后也怜惜孤女,颁了明晃晃的十二抬嫁妆,东西不多,要的是个脸面,连着北静王府一百零八抬嫁妆,宁国府一百零八抬聘礼都赫赫扬扬送到了宁国府。贾蓉原先的院子早就推翻重盖,按照郡主规制建的红墙绿瓦,因占地大了,贾珍与尤氏夫妇倒退了一射之地,贾珍借机把自己的书房一并推倒,没了这乱七八糟的地界,自此夜里也只能名正言顺去正房安歇,尤氏很无奈却也无法拒绝。这满府里都喜气洋洋,上上下下都抬头挺胸,从来没有这么大体面。
幸得贾玫生的单弱,肚子倒不怎么显,出嫁那日非要给黎胜磕满九个头,众人怎么拦都拦不住,黎胜上前亲自扶她起来,嘱咐好好过日子,有委屈别怕,尽管回来说,她做主。贾玫只说道,您放心。黎胜知道这是个有主意的,真挺放心。林如海此回进城之后先去拜访了老岳母,也是为了正经提亲。黎胜见他神采飞扬,知道是日子过好了,有盼头了,整个人都脱胎换骨,想见也是贾玫的功劳。中年人的恋爱,就是老房子着火,没得救了。
林如海一见面就恭恭敬敬称岳母大人,黎胜安然受之,而后林如海也并未再去贾玫家中,等于昭告世人,自己也只认荣国府为岳家。因林如海而今是吏部尚书,提携两个蠢老舅子他是没有兴趣,贾珍、贾琏连官场都未进,没得用武之地,于是问起哪些子弟可堪大用。黎胜笑道:“这些人里面我瞧着兰儿甚好,但等明后年进了场再说也不迟。”然后又道,“族中若有出息子弟,我自会叫去拜见姑老爷。”林如海见贾母也并未表现的死乞白赖,心里就有几分佩服。
黎胜倒是分弄的清楚,其实荣宁两府只要安分守己,祖宗传下来的爵位富贵也保得住几世平安,若说非要去做官搅浑水,有本事倒也罢了,没有本事还被埋进去。宝玉不是这块料,贾蓉现今被训诫的还可,唯有贾兰确实出类拔萃,看得出李纨心血。幸得她日日带着贾兰一起吃饭,感情上先捂热了过来,虽然王夫人照旧冷淡,但有她这个老祖宗镇着,也出不来其他是非。
此时,薛家更比别家忙碌十分,一面是迎娶贾家小姐,一面是送宝钗入宫。简直是万事顺意,贾家还能娶了一个郡主,迎春身份又是水涨船高,薛家又是赚了。再加上宝钗小面成功入选,保和殿上也是晶莹洁丰,很入了老圣人之眼,内务府已经给了旨意,给了一个女史名分,伴公主读书。不日宝钗就将进宫,自此海阔天空。这是何等荣华富贵,往后日子光耀门楣指日可待。这边薛姨妈心里虽十分欣喜,但也担忧宫里日子不好过,以后想见女儿一面难,想想就舍不得。宝钗面上矜持,心里却非常高兴,她有凌云之志,陷于商家出身自己都觉得惋惜不已。如今能有机会入宫大展身手,她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的。
王夫人听得消息,一面欣慰,一面又有些失落,元春在宫里这么多年没有音信,眼前这些新人一茬又一茬入宫,自家胜算其实是越来越小的。而黎胜这边也很隆重,除了份例的贺礼,特地让人送了一只晶莹剔透的玉如意赠予宝钗,也是祝她心想事成之意。
正是大家一片欢天喜地的时候,偏偏世事难料,宝钗入宫的日子当天,正逢元春被遣送回家,两乘青色小轿就那样进了荣国府,与她一同回来的还有带进宫的贴身侍女抱琴。那日,王夫人喜气洋洋的去陪着薛姨妈在门前送了宝钗带着莺儿乘轿离去,此时迎春已经做了新娘子装扮一同伴着,她与薛蟠夫妻感情不错,日子很美满。王夫人见薛姨妈哭的那样,便说道:“这是喜事,妹妹别哭了,旁人家想去都去不了,再说元儿也在宫中,彼此都有照应。”薛姨妈哭的说不出话来,只好胡乱点头应了是。迎春见婆母心境还是温和老实,比王夫人心慈面善,心里只万分感激祖母能给她找了这样合适的婆家。虽说是商家,但对于艰难生存的她而言,已经没有更好更合适的去处了。
王夫人这边还在解劝,周瑞家的却匆匆忙忙来了,因见她们老姐妹叙话,再急的面色也遮掩得过去。还是迎春先瞧她神色不好,招手过来偷偷问了一句:“怎么了?”周瑞家的跟自己家姑奶奶也不好瞒,况且此事都瞒不住的,于是便实话实说:“刚才内务府遣人把大姑娘送出宫了。”迎春听了,也吃了一大惊,但也知道压低声量:“怎么回事?”周瑞家的自己也搞不清楚,不敢吱声。见有个空隙,连忙上前与王夫人附耳说了,只见王夫人脸色一变,匆匆忙忙就走了。
王夫人进了花厅,只见经年未见的女儿元春正坐在婆母身边,尤氏、凤姐、李纨都在陪着,各自面色都还平静。元春见了母亲,赶忙就上前来行礼,王夫人一面激动的拉起女儿,反复端详,一面却又惊异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好好的宫里不待着,怎么就悄无声息的回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