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二公子早起过来请安,袁夫人心情颇好,丫鬟正给她梳头,从铜镜里看身后的儿子,问;“昨喝酒睡得晚,起这么早?”
袁二公子微笑着问:“母亲有什么高兴事?”
严家的笑吟吟的,“公子猜对了,确有一桩大喜事?”
袁三公子坐下,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水,呷了一口,说;“有何喜事,母亲说来听听,让儿子也高兴高兴。”
袁夫人笑着说:“是你妹妹的亲事。”
“怎么二妹许了婆家,是那家,我那妹夫是何许人?”
兄妹感情不错。
袁二娘上头有嫡长女 ,乃袁夫人亲生,已经嫁作人妇,二娘这个庶出女儿嫁人了,只剩下三娘,三娘年方十三。
二娘才貌出众,亲事袁夫人便想好好挑一挑,嫁个有权有势,日后帮衬几个哥哥。
袁夫人扶了扶金钗,笑着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燕将军。”
袁三公子微怔,“燕二哥不是已经娶妻了吗?”
袁夫人便把宋宝璋寿命不长,如此这般说了,末了说:“你燕伯母说了,怕你妹妹嫁过来受委屈,按平妻礼迎娶,同正室一般对待,日后正室若......”
红口白牙大过年咒别人不好,含糊带过,说:“你二妹是个有福的,日后生儿育女,就是正经的夫人,这难道不算是桩好姻缘吗?”
袁三公子微微蹙眉,“燕二哥答应吗?”
他想起堂上见的温柔美丽的女子,对那个女子太不公平了,侥幸没死,夫君娶平妻,此事燕家做得太不地道。
袁夫人道:“燕府就指着燕二爷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二少奶奶是个明事理的,焉能不答应,二少奶奶答应了,燕二爷自然没话说,何况他同你妹妹相熟,知根知底。”
袁三公子把盖盅放在桌上,对燕家人颇有微词,对妹妹的婚事并不热衷,
本朝男人纳妾,需经妻子同意,娶平妻,妻子的娘家有头有脸的,面子上过不去,所以一般娘家人不答应。
燕老夫人寻思,先问过二媳妇,二媳妇答应,娘家舅父母也不好说什么。
昨晚酒宴喝多的缘故,燕云清醒来头有些疼,起来丫鬟侍候洗漱,早膳摆上了。
宋宝璋已经穿戴整齐,等他用早膳,燕云清看见宋宝璋的瞬间 ,恍惚记得昨晚自己喝多,说了许多话,下意识地以为床前守着自己是宋宝璋,酒醒后听丫鬟说昨晚的人是袁二娘,袁二娘怎么来了,他一点没有记忆,也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
宋宝璋绝口不提昨晚之事,燕云清觑着她的脸,看她同平常一样,没有愠色,解释说;“我昨晚喝多了,你没生气吧?”
宋宝璋摇摇头,语气温温柔柔,“没生气,过年应酬多喝几盅使得,这也不是在军营,怕打仗误事。”
妻子柔顺,善解人意,燕云清放下心来 ,说;“过年有几家要走走,我今日去周府拜年。”
周府老爷周伯章告老还乡,曾在朝中任户部尚书。
燕云清出门了 ,宋宝璋去厨房,大厨房正准备早膳,府上住着客人,丁管事拿晚宴的菜单给她看,宋宝璋看菜单,说;“晚间给袁三公子送些点心。”
宋宝璋巡夜时,看袁三公子屋里灯亮着,过年期间,袁三公子挑灯夜读,宋宝璋欣赏像袁三公子这样有志向又勤勉的人。
然后去福寿堂,燕老夫人已经起身了,丫鬟给老夫人梳头。
宋宝璋请了安,立在婆母身后。
燕老夫人思忖怎么开口说把袁二娘给儿子做平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