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清水村教书养夫郎的那些年[种田] > 第58章 捏肩膀

第58章 捏肩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间如流水,一晃便到了稻香阵阵,稻田金黄,果树枝头结了累累硕果的秋天。

谢瑜一直在村塾教书,三字经、千字文全文已经教授完毕,如今正在教授百家姓,以及基础算术,加减乘除。

大部分学子学完基础的三百千后,就离开村塾,去镇上、县城里谋生,若镇上县城都寻不到一份安稳工作,才会退回村里,跟着木匠铁匠泥瓦匠学一门手艺。

识得几个字,把基础算术学透彻,最差也能做个小账房先生,帮主家算算账,记记每日流水进出。

每月都有月例进荷包,日子总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不走科举之路的学子,谢瑜的授课重心在文字识记书写,以及基础算术上。

林清行、林清延、林予、林时琛、林时茗、林文、林承七人,天赋高,都选择了科举之途,除了三百千的识记,典故理解之外,他还教授了论语。

论语现今的授课进度在《学而》篇,教导学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

至于家里的小生意,四月过后,天气燥热,桑叶老去,就没继续做豆腐,卖豆腐了。

每日只做三板仙草凉粉,由林安将制好的仙草凉粉带到镇上去卖。

炎炎夏日,热汗淋漓,仙草凉粉制成的仙草糖水非常受欢迎。

林安才挑着担子走到街道拐角处的老位置,就有十几个人涌上来,自觉地排队买糖水喝。

谢瑜了解到仙草糖水的火爆情况,便在糖水里加了薄荷汁子,让仙草糖水吃起来口感愈发清爽解热。

院子里的辣椒树苗越长越好。

进入秋季以后,纤细的枝头缀满红彤彤的辣椒,谢瑜每天都采摘红辣椒,结果这辣椒就跟摘不完一样,开花结绿果,绿果变红果,源源不断。

嫁接的桃树苗长势很好。

从春天到秋天,芽儿接口处,抽出几条长枝,长枝减去顶端,只留三排带叶芽儿的茎干。

叶芽儿继续吸足养分,斜向上生长,在叶片茂盛的枝条中部,开出嫩粉色的桃花,随着暑热的到来,粉嫩桃花蜕变成两枚青绿色、毛茸茸的桃子。

林予林承两人每日下学,都会蹲在桃树枝条旁,细细观察着小桃子,直至桃子由绿转黄,再由黄转粉红,散发出香甜勾人的气味。

噗通几声,粉红桃子跌入井水中,掉了一身毛茸茸,成为谢瑜四人的腹中果肉。

菜园子里,青瓜黄瓜水瓜苦瓜南瓜,结了一茬又一茬,青瓜黄瓜吃不完,被谢瑜洗净后丢进罐子里,放蒜头米、辣椒、盐、洗米水、姜、野葱,浸泡起来。

水瓜苦瓜各处送,家境贫寒,家中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几乎接下林安家所有的水瓜和苦瓜。

南瓜圆溜溜的,放满了半个库房一角,隔个十天半月,才切开一个南瓜煮来吃。

*

今日九月初一,林安照常来到镇上街道拐角处卖仙草糖水,他摊位前方,已经排起了一条队伍。

“豆腐郎,3碗仙草糖水!”高壮汉子草帽一掀,便坐在林安摊位旁边的石板上,熟练地数了24枚铜板放到瓷碗里,便拿着草帽扇风解热。

林安手速很快,一小会儿功夫便做好了3碗仙草糖水。

因着壮汉没自带碗,他朝那人问了一声:“客人现吃,还是带走?”

壮汉想到码头上挥汗如雨的自家兄弟,震声道:“带走。”

林安神情淡然:“客人,3碗都带走的话,需要多付3文钱,现在粗瓷1文钱1个。”

喝得起仙草糖水的人,自然不差这3文钱,壮汉当即爽快挥手,往瓷碗里丢了3文钱进去:“带走。”

林安冷眸扫过粗瓷碗,将调配好的仙草糖水放在简易桌板上:“好,这是客人的3碗糖水。”

……

南方的夏季暴热,秋季也很热,三板薄荷仙草糖水卖了半个多时辰,就卖光了。

没买到糖水的客人摇头离去,只盼着明日能比别人来得更早些。

从4月到9月,跨越了整整6个月。

除开其中一个月的暴雨天,没有做仙草豆腐到镇上卖,其余时间,每日都奔波镇上,挑着担子卖薄荷仙草糖水。

累计至今日,已经赚了259两银子。

抛开日常开销,红糖成本,出行费用,以及偿清债务,还剩下186两银子。

这是谢瑜和林安二人用勤劳和耐力造就的财富,每一枚铜板,都浸润着谢瑜和林安的汗与泪。

林安挑着今日赚到的铜板,快步穿过街道,很快就跟守着骡子车的大牛叔会合。

大牛叔甩了甩手上的一截狗尾巴草叶儿,黝黑的脸上挂着笑,他朗声问道:“安哥儿,今日豆腐还是那么好卖啊?这么早就回来了。”

林安将装了铜板的陶罐子套进一口竹筐,上头还盖了两块木板遮住,任由旁人如何窥探,也瞧不出里头有多少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