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好。”
“茵娘见过爹。”
华珩母亲名叫程三女,开门时去后面厨房,厨房有些远,没听见华珩身影。华仲亮的惊喜急需要人分享,常年在外练就的大嗓门,“他娘,三回来了!”
程三女一个激灵,手拿着滴水的菜瓜布跑了出来。
程氏激动的抱着儿子,
“三儿,回来,我的儿呀。”
不等华珩说话,就看见后面走进来的崔茵娘等人,“呀,这就是茵娘,漾漾和两个双胞胎吧!”
“茵娘见过娘。”
“奶奶好,我是华鸿月,小名漾漾。”
“问老夫人好!”
竹儿和兰儿恭谨的打招呼。
“好好好!哈哈哈哈,回来就好,挺好,三个孩子养的都很好,茵娘,快先把孩子方屋里,抱着多重,他爹,二小子那摇篮找出来。”
“哎,娘。”
正想去抱竹儿手里的孩子,发现自己正在刷碗,手上还有水,就放弃。
边进屋边对华钟亮说,“一个好像先凑合用,你抽空做一个,双人的。”
“好嘞。”
麻利的去洗手,回来还埋怨道,“华珩也是的,回来也不说一声,我都没给孩子准备见面礼。”
程氏点头,摸着华鸿月的发髻,“漾漾长得真心疼,还是没饭吧,奶给你做饭吃。你吃饼不,还有面,还有些干海货,你想吃啥奶奶给你做。”
“茵娘你先坐会,我去把西屋收拾出来,赶路肯定累,待会好好休息。”
其实没啥收拾的,程氏是勤快的性子,三儿子没回来,但过年的时候都是洗干净的,招呼华珩一起去擦灰,
崔茵娘说,“让竹儿兰儿去就好,您看看双胞胎,他们还没仔细见过奶奶。”
程氏点头,“行,我先去告诉她们怎么做。”
“我和您一起,漾漾看着弟妹。”
“嗯。”
我在马车按时睡觉,得到也不困,由华鸿月和三个丫头看着妹妹,她也去擦桌子椅子,在和婆婆一起铺上新被子,很快房间就收拾好。
只剩下华家人,华仲亮和程氏,看着三个新鲜出炉的孙辈,笑的褶子都深好多,他不管儿子为啥回来,只要人好好的就好,也没着急去问发生什么事。
程氏边和三儿媳聊天,问问她长安生活,双胞胎多大了等等。
也不自觉观察华漾漾的情况,看她只是脸色苍白,唇色淡一些,眼神倒是光亮十足,就知道养的好。
心里还是很心疼的,“漾漾,明爷爷给你买糖。”
“谢谢爷爷,不苦的,吴大夫制成药丸。”
“嗯嗯,那就好,你父亲说你启蒙,都读什么书呀!”
华鸿月犹豫一瞬间,说一长串,把原本只是半斤八两的华仲亮说蒙。
连连称好,三儿子这个年纪还没学这么多吧,怪不得华珩信里京城说“漾漾很是聪慧。”
“你都懂吗?”
华鸿月点头,华鸿月之所以全盘托出,不遮不藏,因为没必要藏拙,有父亲背书,她想做的事很多。
“比你父亲还学得好,你有兴趣去族学吗?那里有很多小朋友。”
她正想点头,华珩收拾好房间来,“爹,漾漾身体弱,在家学就好。”
确实,族学很严格,不到天亮就要去,虽然几步路,但都是晚上才能回来,没有例外。
华鸿月不解,华珩解释一番,华鸿月感受身体,还是不行,这种强度身体却是她受不。
和赶路三个月不同,赶路她坐马车,虽是颠簸一些,真困就能马上睡,学堂需要一整体天保持精力。
华钟亮看一眼妻子,“你们一家,先去睡一觉,几个村要修渠,我去看看,晚上回来再说。”
程氏也点头,“去休息下,醒来有好吃的。”
“谢谢奶奶。”
“谢谢娘。”
华珩带着一家人回房间休息,程氏才担心地问,“突然回来,不会出事吧。”
“别担心,估计就是长安不好生活,人回来就好,华鸣今天去县城,让他告诉老大一声。”
“嗯,哪老二?”
华仲亮憋着气,“那逆子,不管他。”
华鸿月的房间是父母隔壁,弟弟妹妹睡在小隔间,两个丫头睡一个房间,是仓库房临时加个房子改的。
比起长安,这里简陋很多,胜在宽敞明亮,一排大大的窗户,阳光泄进来,室内非常温暖舒服,华鸿月在温暖舒服的太阳中迷迷糊糊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