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簪笔集 > 第13章 野有蔓草(一)

第13章 野有蔓草(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声音清亮,如玉石相击:“心之成见,如江河淤沙,初不过涓滴之浊,渐积渐厚,终成壅塞,不可疏也。成见既生,如藤缠树,愈缚愈紧,难以解脱,蒙蔽其心,使其不见真相,唯见己之所欲见。”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从容:“父亲,想来您定是知道的,此言乃前朝参知政事刘执中所说,刘执中寒门子弟,祖世居山野,耕读传家,虽贫而不失其志,每夜燃薪照读,寒暑不辍及长,赴京应试,一举登科,名列前茅。”

“然朝中权贵,多以寒门轻之,谓其无根基,难堪大用。刘执中初入仕途虽屡遭排挤,但任职地方治水修路、劝课农桑,百姓皆感其德,后迁中枢,参赞机务,屡献良策,渐得君王器重。”

“然朝中旧臣,仍以寒门成见,屡加阻挠,刘执中不与之争,唯以事功自明,写下‘心之成见,如江河淤沙’之言以自勉,及至中年,以功升参知政事。”

“时前王朝积弊已深,内忧外患,国势日颓,刘执中力主改革,整顿吏治,裁撤冗官,减轻赋税,兴修水利,振兴农桑,他执政二十余载,王朝由衰转盛,国祚延续五十余年,其功绩之巨,史册罕见。”

“长兄与我说过,父亲您敬重刘执中先生,曾写文章痛批那些轻他之人,可如今父亲所作所为,与那些人又有什么分别?”祝昭讥讽一笑,“不过亦为心中成见所困,不愿信真相罢了。”

祝现闻言,面色骤变,似被戳中痛处,却又无言以对。

他袖中手指紧握成拳,指节发白,显是怒极。

裴姨娘与沈姨娘面面相觑,不敢多言。

宋夫人看着祝现的脸色,趁机安抚祝现,有心息事宁人,结束如此混乱的场面:“主君,此事稍后再提,先看看府中有没有丢什么物件,莫要着了歹人的道。”

沈姨娘亦附和道:“是啊,是啊。”

祝现无言以对,本也想平息此事,闷了半晌,终是冷哼一声,拂袖道:“罢了!此事暂且不提。但祝昭,你既入我祝家门,便须谨守家规,莫要再惹是生非!”

祝昭微微颔首,神色淡然:“父亲既如此惧怕我不祥之名,不如就再将我送回田庄,也好过在这里碍父亲的眼。”

祝昭心里清明,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诉求,如此皆大欢喜。

祝现稍平的怒气又一下子上来了,指着祝昭转身就对宋夫人道:“夫人,你看她......”

“父亲不敢放我?”祝昭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淡淡道。

此言一出,将裴姨娘吓了一大跳,连忙惊骇地看了看祝现,宋夫人见祝昭这般咄咄逼人,也愕然。

浅白晨曦下,她站得笔直,身形单薄却似有千钧力量。

“我如何不敢!”祝现被她一激,气得浑身发抖,已是愤怒到了极致,言语刚落,才觉失言,皱眉侧首,不再言语。

“行。”祝昭朝祝现行了一礼,“父亲金口玉言,莫要食言,女儿即收拾行装,归返田庄。”

说完转身就要回去收拾,宋夫人连忙拉住了祝昭,对她身后的赤华道:“赤华,四姑娘昨夜未歇,今晨昏沉,言不由衷,你带四姑娘去外头的医馆看看,开两副药调理调理。”

赤华点头应下,拉着祝昭出了府。

目送赤华带着祝昭离去,宋夫人这才回头与二位姨娘道:“两位妹妹也先回去休息吧,今日昭昭之事,多有扰攘。”

二位姨娘闻言,皆敛衽行礼,沈姨娘柔声道:“夫人言重了,方才妾身正与裴妹妹在园中闲步,见主君面色不豫,恐是遇了什么事,便赶来瞧瞧,四姑娘年岁尚幼,性子直率,虽言语间有些冲撞,却也并无恶意,若有不当之处,还望主母与主君多加体谅。”

“正是,正是。”裴姨娘连忙附和,低眉顺目道,“还望主君主母多加体谅。”

“体谅?体谅什么体谅!”祝现闻言,怒气更甚,拂袖道,“自古至今,皆是子女体谅父母,倒是头一回听说父母体谅子女的!这般纵容,岂不乱了纲常!”

“主君且息怒。”沈姨娘见状,缓步上前,轻声劝道,“主君可还记得,曦儿幼时也曾顽劣不驯,每每以家规训诫一番,待年岁渐长,便也知礼懂事了,四姑娘如今尚在稚龄,待她年长些,自然明白主君的一片苦心。”

祝现听罢,眉头微蹙,虽怒气未消,却也不再言语,只是冷哼一声,背过身去。宋夫人见状,轻轻叹了口气,道:“罢了,今日之事,暂且如此。两位妹妹也早些回去歇息罢,莫要再为此事劳神了。”

二位姨娘闻言,再次行礼,缓步退下。

院门外,沈姨娘看了一眼垂头站在一旁的裴姨娘,“诶”了一声,笑着宽慰道:“妹妹可别这般垂头丧气的了,如今四姑娘养在主母膝下,与你可是没有丝毫关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