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他者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列维纳斯

第12章 第十二章 列维纳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维基百科的搜索页面显示,列维纳斯,法国二十世纪最深刻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贯穿他一生的研究命题就是“他者的绝对性和无限性”。

高颖皱眉沉思,列维纳斯并不算一个特别为人熟知的哲学家,除非专门做伦理学范畴的研究,否则就算是接受过哲学通识教育的学生可能也不会对这个名字有特别的印象。

为什么又是他者?这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吗?恰巧邓铭对这位伦理学大师特别感兴趣,于是将他的名字作为自己在论坛上昵称?高颖打开知网输入了邓铭的名字。浏览完邓铭的研究,高颖几乎可以确定邓铭不像是会对伦理学感兴趣的人。

知网显示邓铭大学以来一共发表过7篇文章,即便导师成教授先前有过关于社会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但邓铭自己的研究却完全没有涉猎过关于伦理学相关的方面,更多是聚焦于消费心理的领域。高颖想了想,从随身的文件袋里拿出警方查案时对邓铭个人通讯设备所做的调查。

邓铭公开的朋友圈最多的是转载学校的重要通知,偶尔会发一些自己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照片,很少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实在不像是一个会对“他者”这种后现代主义哲学概念感兴趣的样子。

高颖正想着,杨教授侧头看了她一眼,提醒她:“这几天高强度工作也挺辛苦的,休息一会吧,在车上长时间看资料对眼睛也不好。”

“教授,我还是感觉邓铭在匿名论坛上的昵称不太符合我们对于他的侧写。”

“咱们的侧写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总有缺漏错误的地方,行为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一定有证伪的空间。更别说这门学问的发展还并不成熟,因此甚至不能作为法庭证据使用。也许这个名字对邓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现在人已经走了,我们也无从知晓了。”杨教授温和地纠正高颖。

“可是,教授,这个列维纳斯的哲学主张都在围绕着‘他者’展开,在邓铭死后和孙晓歌聊天的人,会不会就是这个阴魂不散的他者呢?”从案子开始,这个“他者”就像一只幽灵笼罩在所有与此案有涉的人员头顶。他教唆邓铭用有毒的野生菌投毒杀死成教授,又遥控指挥赵芳用舆论扩大事态,他就像自己的代号那样,像一个与事无涉又无处不在的他者,那么在孙晓歌曝光成教授丑闻的背后,会不会也有“他者”的影子。

“从动机来说不是不可能,但我们目前缺乏证据,回去之后我会把这个信息反馈给郑队他们,算是给他们提供一个侦查思路吧。”杨教授点点头,车往前走路上行驶的车辆多了起来,杨教授只来得及叮嘱高颖休息一会,就专心盯着前面的路况去了。

过了一会儿,杨教授看着车流少了一些想起出发来L市前高颖说想回家的事,问道:“我记得我们出发前你说你打算趁暑假回去一趟,这次带你出来晚了四天,剩下的时间有什么打算?”

高颖都要感动了,一路上她不是没纠结过要不要再和杨教授提一次自己之前提过的假期的事,但一来这个假期满打满算也就十天,如果再回家来去各折腾去两天,其实她也就在家里呆一个星期不到。但又有哪个学生不想放假呢?

高颖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和杨教授说实话,“教授,我现在回家太折腾了,目前准备和朋友去周边玩几天。”高颖最好的朋友是她本科同学,俩人研究生不在一个学校,好久之前就约好了暑假要见一面,如今既然回家太折腾,干脆和朋友约着去临近的地方玩几天,也算是过了一个暑假了。

“去吧,注意安全,这两周如果没有突发情况给你自由安排,我不安排组会,学术也不急在这三五天。”

高颖心里瞬间刷过一排排“啊啊啊啊啊啊啊”的弹幕,在脑海中尖叫着“导师我爱您!”但面上肯定不敢,只是淡定地对杨教授道谢:“谢谢老师。”

杨教授点点头,但又想起这一趟出去对自己这个关门弟子产生的全新认知,又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玩就好好玩吧,但预防针还是要和你打,下学期也不会轻松的,你下学期课少,我可能会多带着你跑一些现场,亲自见过总要比课本上学到的深刻,如果遇到典型案例正好可以发论文。”顿了一下,杨教授带着循循善诱的语气说:“我知道你的志向不在学术,但这个时代手里有篇论文多少是你的底气,趁还在学校时间还算比较多,未来工作了再难有这么完整的时间让你雕琢论文了。”

杨教授的情高颖是领的,她再想往一线去也知道竞争激烈,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明白的教授,我不怕吃苦,下学期一定加倍努力,不会让您失望的。”

“行了,我知道你是个舍得吃苦的孩子,当然适当的放松也是很重要的,休息吧,到学校我叫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