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灯,鬼见笑,阎王愁。”医者侯于一旁喃喃道,“此毒名为半盏灯,中此毒者,心脉具在,然身体冰冷。三日之内,若是寻得解药,火跃烛台,若是毒未解,油尽灯枯。”
“此解药如何寻得?”季州守在床前,焦急地询问医者,眉眼中透着担忧。
“三钱子,一钱镇命,两钱回魂,三钱清体。”医者缓缓开口,“此物喜寒,京城之内难觅解药,得需去那大寒之地。从京城一路向北,就算是最快脚程,也需两日,况且还要寻药。悬也。”
“无论如何,也得尽力一试,我这便命人启程,还望您帮忙守住这三日。”季州当机立断,向医者作揖后,神色匆匆便踏出房门。
“这毒是从何而来?沈将军持剑倒地,想来是在后院遇到了刺客,莫不是那刺客所下的毒?”太子在旁,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老朽已为将军检查过,全身上下并无伤口。约莫是吃食上出了纰漏。”
“沈将军回京一日,这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又是下毒,又是刺杀。倒是像纳投名状似的。”南贤王坐于一侧,烛火上的阴影衬托冷不丁冒出一句。
“不知南贤王觉着,这投名状可值多少呢。”太子开口接话,虽是轻松的语气,气氛却剑拔弩张起来。医者像是怕被牵连,连忙退到一边,不再作声。
南贤王笑得漫不经心,眼角相对,烛火映在墨色的瞳上,玩味十足;“那得看皇兄起价。”
青石街尽头的小院,不知不觉被推开了门。
江宅,月色笼罩。一身着夜行衣的人,入了院。不急不徐地推开屋内房门,老覃早早便候在里面,时而朝门外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蒙面被撇下,清俊的女子面庞入眼,眉间眼下的阴影将霜雪之姿衬得更为分明,却在烛火中被照得有些许暖意。
一腰坠玉牌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放至桌上,“喏,抢来的,送你。”人倚靠在桌旁,似是有些许倦乏,揉了揉眉间。
白破财听着点动静,冲了出来。眨巴眼地卧在来人脚旁,今日倒也乖觉。
“江小姐,这是上哪玩去了?”老覃接过玉牌,端详一番,上面印着一个“槐”字,不仔细瞧还瞧不出。“看起来是个官宦人家。”
白枕轻笑,俯下身,凑近,眼尾挑起,与之对视,“出门看看哪家白绫挂着,便是了。”
“哦?哪个命这么该绝?”老覃面不改色,对上她狡黠的目光。
“不知道绝没绝,反正没绝在我手里。”略显遗憾地摇头,嘴角却还噙着笑,但笑未达眼底。
“看来,江小姐不想要此人的命。江小姐要他三更死,阎王岂敢留他至五更。不过也稀奇,这般抢手的命。”老覃若有所思,摩挲着手中的物件,似乎猜到了几分。“是沈确吧。”
白枕不再隐瞒,点头承认,一副无辜之态,“我没碰他,他便倒了。走前看了两眼,像是中毒之症。怕被讹上,我便跑了。”
“是东宫或是南贤王府?”
“奇怪的也在这,沈确初回京,太子与南贤王既皆有意兵权,理应将他奉为座上宾,又岂会除之?据我所知,平阳伯府在京并未树敌,就算暗里有仇,也不该选在今日,刺杀有功之臣,闹得动静太大了。”白枕摇头,瞳色幽黑。
“可小姐为何会选今日?”白枕对上老覃意味深长的目光,怔了一瞬。
忽地,扯了下嘴角,突然感觉一切有迹可循,丝丝入扣,随即低语,“亏我还去。”
曙光微亮,沈将军遇刺之事,传遍朝野,举国哗然,陛下震怒。当即下旨彻查此事,朝堂之上,群臣噤若寒蝉,无人敢言。
沈确,平阳伯府世子,临危受命,战功赫赫,此番回京,本该受封嘉赏,却不料,竟在归京次日遭此横祸。
消息一出,京中权贵无不心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皆在揣测此事背后的深意,朝中老臣猜测纷纷。
东宫与南贤王府虽表面镇定,然私下里却已暗潮涌动。太子与南贤王皆有意拉拢沈确,借其兵权稳固己势,如今沈确遇刺,生死未卜,局势陡然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