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间治疗区里充斥着难以言表的失望,弥漫着对死亡的无能为力。
穿过这条长长的令人窒息的走廊,鲁木生的声音响起:“他们已经是城里最好的炼药师。”
白星临正想打听治疗区的事,听鲁木生提起,便顺势问道:“不是说术师都被城主征召了吗?”
楼梯间四下无人,鲁木生很谨慎地左右看了看,才继续说道:“济安所里多是法术低下的炼药师,并不符合城主的征召令。但炼药师能制作缓解病情的药剂,相当于给了我们一线生机,大家都知道来济安所能多熬几日……万一能活下来呢?”
“刚才在里面的两位,女炼药师是茯苓,年轻小伙杜天冬是她的弟子。茯苓是这间济安所的负责人,缓解抽搐症的药丸就是她制作出来的。现在全城五十三家济安所都在用这个药丸。”
白星临心底不禁升起一丝疑问,“那城主呢?城主下令封城,应该也是有配套的救援手段吧?”
鲁木生叹气道:“唉,城主早些日子就要求天机阁把那退热剂的配方公布出来了,但那方子里需要的东西对普通人来说太难找了,比登天还难!所以现在退热剂金贵得很,想买都买不到。”
他一边说着,一边使劲搓了搓被冻得通红的双手,那手上有着不少旧伤,都是曾经做木工时留下的痕迹。
“现在瀛洲城就是一个巨大的笼子,人人自危,却没有人能逃得出去。生意最好的地方就是卖墓碑、棺材的,那边可都人手不够了,昨天还有伙计喊我去赚外快,我帮着刻了几块墓碑,挣得比这里还多。”
他顿了顿,“你是个好孩子,谁都离病人远远的,只有你还惦记着给他降温。早点想个办法出城吧。”说着从身上那件看起来硬邦邦的外袍里掏出一个小巧的木雕,放在白星临的手上,“这两天顺手雕了个小东西,送给你。”
是只憨态可掬的小狗,眼睛圆圆的,咧着嘴,尾巴高高翘起,仿佛在欢快地晃动着。
白星临受宠若惊,手指头摩挲着光滑的小木狗,看得出来鲁木生的木匠手艺是相当不错。
正要道谢,一抬眼便只看到鲁木生的背影,他已提着清洁用具走远。
瀛洲城的冬天一日比一日寒冷,才不过晌午,天色便暗得不像话,厚重的云层将太阳遮挡得严严实实。
外面寒风呜呜地呼啸着,屋内铜炉的火烧得正旺,杜天冬却仍觉得手指冻得发僵,他揉搓着手指呵了几口气,继续记录今天病人们的症状。
茯苓匆匆进来,猛灌了一大杯水,才开口道:“这一批病人的抽搐症状明显增加,药剂已经不够用了。”
杜天冬翻着手里的记录册,点头:“抽搐频率较上一批病人增加了两次以上。看起来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导致病程加快了。”
茯苓眉头紧皱,或者这么说,自从瀛洲城出现疫病以来,她的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她拉开杜天冬身旁的椅子坐下,接过那本记载着病情变化的册子,迅速翻阅了近三天的情况,沉声道:“太明显的规律了,不符合疫病的随机变化特征。”
说着她把记录册递还给杜天冬,“病人从发病到死亡延长了十天,而近两波病人的生存时间维持一致,我怀疑下一波病人即将出现。所里的助手要增加了,今天给你递冰块的那个小伙子不错,看看能不能培养起来。”
杜天冬记下,接着又道:“药剂材料中宁息草快用完了,神使派人来说,他已取得城主手谕,神会可以出城进山采药。但连日风雪,采药一事还得暂缓。”
茯苓颔首道:“行,我知道了,我会尽快通知其他济安所的负责人做好药材缺乏的准备。”说着她沉吟了片刻,“我会想办法让出城的人带口信给被征召的术师,但愿我是多虑,我总觉得我们非常需要术师的帮助。”
而另一边厢,已经被茯苓点名培养的可发展对象白星临,正同鲁木生在济安所门口互相道别,钻入了早就等候在路边的车里。
临关车门的时候,白星临总觉得有视线黏着在他身上,他探出头左右看了看,却只见茫茫白雪,零星路人踽踽独行,并无特别之处。
郁九霄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怎么了?”
白星临估摸着可能是自己神经过敏了,便关上车门,回了一句:“没事。”
今日出门各有所获,郁九霄把瀛洲城基本逛了一圈,到家后便开始着手绘制地图。
哦,顺便在厨房控火,好让白星临不至于将房东沈婆婆的厨房给烧了——毕竟他们没有多少柴火,晚上睡觉还得烧柴取暖,做饭只好小小地用一下法术。
寝室里的案几足够宽敞,白星临挨在一旁看郁九霄凭着记忆绘制城中地图,看了一会便觉得手痒,取来纸笔随手勾勒出在虚妄界的那只小木鸟。
“唔,看来是你当时是真的害怕,连这小东西都还记得一清二楚。”郁九霄瞥了一眼,轻笑道。
白星临假装没听见,把白天鲁木生送他的小木狗摆在桌面,戳了戳小狗肚子,“你看,别人送的,是不是很可爱?”
郁九霄拿起看了看,评价道:“的确,笑得跟你挺像的。”
“禁止狗塑!”白星临一把抢了回来,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要是重生不成,就真得投胎去做小狗啦!
狗塑?郁九霄微微挑眉,白星临若是变成小狗,想来也就是这种笑起来阳光灿烂的小黄狗。
嗯……挺可爱的。
不过这话可不能说,不然某人该炸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