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错惹疯批后被他囚了 > 第111章 错错错

第111章 错错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所以那日,他是去了两趟狱中。

崔黛归面沉如水,想不通他为何要这样。

“你怎知我没死?”崔黛归忽而问。

张乐容叹一声,“你以为你瞒得住我?莫说依你崔黛归的性子,不闹一闹就甘心去和亲,我是不信。”

“还有顾大人呢,他对你的心意,哪里掩饰过半分?依他的性子,又岂是将你拱手让人的?”

“只是刚开始派人去等,不过想着碰运气,若蹲不到,许这辈子再难见。”

她语气渐凝重,“谁知后来过了几日,顾大人来了——”

那时天已黑,尚药局破天荒的派了个小太监过来,要她一个宫妃前去诊脉。

香兰当即怒斥大逆不道,岂料那小太监却拿出一个葫芦坠来。

白玉质地,并不好,从前在崔黛归身上见过。

张乐容当即穿了鞋赶过去,便见到了顾晏。

“他只说了一句话,”张乐容,“他说,‘若蛮蛮回来见你,万要遣人去同陈仲实说一声。’”

崔黛归倒有些意外。

所以那日,他出现在驿馆,当真只是为了找她?

可眼下......

想到顾晏那日撑在床上吐血的模样,她心中一阵烦躁涌上。

这几日刻意不去想那人,此时频频提起,心中竟像空了一块。

她摇摇头,想将这莫名的烦躁压下,“他死了。”

“谁?”张乐容一惊,“顾晏死了?”

看崔黛归渐渐发白的脸色,她呐呐道:“你杀的?”

“嗯。”

这一声过后,含凉殿陷入死寂。

就在崔黛归脸色越来越白时,香兰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娴、娴妃落水了!”

*

一炷香前。

启祥宫小太监平安领着九皇子往湖心亭去。

“平安,那儿当真长了一株重瓣雪色莲花?”

九皇子提着一盏灯笼走在前面。

“殿下,奴婢亲眼所见还能有假?只是这重瓣莲最好是在夜间合起花苞时采下,才最能保留神韵形态,是以特意等到现在呢。”

九皇子一听加快了脚步,“母妃最爱莲花,多谢你了。”

两人一路向西,进入清平苑,此处比御花园小些,地处偏远少有人来。

因而宫人打理起来懒怠些,里面植株绕湖生长,繁茂野趣。

只是绕了一圈,才进湖心亭,灯笼忽而灭了。

平安道:“风太大了,此处漆黑,请殿下随奴婢一同去旁边借一盏灯笼再来。”

两人一道出了清平苑。

往旁边一处偏殿去,碰到了门前打扫的小宫女,平安嘴甜,没两下就哄得小宫女拿了盏灯笼出来。

刚接过灯笼,正要借口如厕拖延时间,一回头,却不见了九皇子。

想起那人的交代,他心中一急,赶忙往清平苑赶去。

才在亭中找到九皇子,就见门口处传来两道脚步声。

小公主跑在前边,一边跑一边催:“快、快点!弟、弟弟在前面!”

这些日子喝着葛神医的药,小公主的昏塞之症缓了不少。

只是前两日因着封号下来,正式册封的典仪太过繁琐,小公主累倒之后,病情便又加重一些,稍有刺激,更易发病。

此事宫中众所周知,所以娴妃虽身体愈下,却也尽量惯着她。

“咦......弟、弟弟不见!”

小公主提着灯笼望了一圈,目光落在了水边芦苇丛上的一点暗色上,“那、蝴蝶!”

那时一个草编的紫色蝴蝶,巴掌大小,两个触须顶端镶着闪亮的宝石。

两边的芦苇丛茂盛,足有人高,中间分开一条长满草色的小道,那蝴蝶便落在靠近小道一边的芦苇上。

娴妃体内的针是婴孩时期刺入,经年累月,便连葛神医也束手无策。

捱到如今,眼神白日里还行,夜间却只能看个囫囵。

她也看到了那朵蝴蝶,心中刚起疑虑,便被小公主叫声打断,“母妃!蝴蝶!我要...姐姐!蝴蝶!”

于是笑道:“许是你九弟落下的,这草编的蝴蝶,还是崔姑娘编得最好......”

“珠珠儿是看到蝴蝶想她了吗?”

娴妃语气遗憾,“多好的姑娘......走,母妃替你取。”

小公主兴奋地拍手,“蝴蝶!姐姐!”

“扑通——”

小公主的惊呼卡在喉咙,水花溅在她脸上,手中灯笼滑落。

“母妃!”

地上火光闪烁,灯笼燃烧发出毕剥声响,小公主在这火光中惊呼着扑向水中的娴妃。

对面湖心亭中,平安死死捂住了挣扎着的九皇子。

九皇子被捂了许久,面色涨红。

此刻亲眼见母妃和姐姐相继落水,更是不要命地拳打脚踢起来。

平安面色也好不到哪去,此刻制住一个四岁的小孩,竟还要他费出吃奶的力气来。

只在他耳边哄道:“那边芦苇下多虚空,一脚踩下便要塌陷落水,殿下莫挣扎,奴婢这是保护您......”

岂料此话一出,九皇子挣扎得更用力了。

只是稍微一个不注意,就叫他一口咬上手掌。

平安吃痛,脸色一沉,双手捂得愈发紧。

直到那边芦苇丛中没了动静,他才松了口气。

正要带了九皇子走,却发现手中不知何时已然静了下来。

他心头一慌松了手,九皇子便滑落在地上。

伸手去试,已然没了呼吸。

正惊吓时,门口处却忽然涌入几人。

抬头一看,那灯火之下,二皇子李瑾正在太监簇拥下大步走来。

他脸色一白,跌坐地上。

等到张乐容赶来时,娴妃已经溺亡。

九皇子也被平安捂死。

而小公主因着有娴妃托举,反而逃过一劫。

此刻胸腔中的水皆被按压出,人刚醒过来,被李慎抱在怀中发抖。

嘉帝满脸铁青,愤怒已极,一来便将小太监打个半死不活。

陆徽之更是脸色煞白。

在紫宸殿听到消息时,人几乎站不稳,差点摔在丹墀上。

此刻看着姐姐和侄子的尸骨躺在面前,小公主面色惨白瑟瑟发抖,他几乎就要忍不住冲上去掐住那小太监。

可他生生忍住了。

只有隐在袖中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腰间的玉佩也随着剧烈的战栗,撞出细碎声响。

他逼退眼中泪花,跪在地上重重叩首,声音因悲愤而发颤:“平安身为启祥宫太监,为何会在此处捂死九殿下?!娴妃娘娘为何同小公主溺入这偏僻的清平苑中?!”

“天底下哪来如此巧合!分明有人蓄意谋划,谋害后妃、戕害皇嗣!臣请陛下下旨彻查!”

二皇子李瑾是最先发现的,此时亦一脸震怒,“凭此太监一人,何来胆量犯此谋逆大罪?儿臣已派人去他住处搜查!”

话音未落,李瑾派去的人来了。

手上托着一盒金子,“奴才在平安床底下搜查出金锭八百两!”

“哦?”李瑾拿起一块金锭,左右翻查两眼,双手奉给嘉帝,“父皇明鉴,此金锭必来自背后主使!”

他暗暗瞟一眼地上跪着的陆徽之,叹道:“只是这金锭都长一样,要查出来却是难了。”

“请容微臣一观!”陆徽之豁然抬首。

嘉帝知晓他此刻悲愤,抬首一挥,便有小太监将金锭奉到陆徽之面前。

不过一刻,陆徽之沉声道:“年前少府监为防民间私铸泛滥,特地在金银铜币边缘刻印铭文标记,此锭并无标记,是往年旧币。”

说到此处,他心中已明了,李瑾是故意为之。

只是明知李瑾用意不存,他也只能咬牙道出:“京中官员及后妃皆向少府监回收置换,唯有一人,过去半年皆在外,无暇顾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