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衣玉面 > 第3章 父子

第3章 父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内廷东西长街上,每隔几丈便设有小灯楼,以石为座,铜为壁,还有用铜丝缠的窗户。内府供用库的宦官们此刻正往里头灌油燃火,须臾长街便荧煌达曙。

黎璃手提一串桑皮纸包,穿长街,拐进宫巷中。

虽然宫苑规模宏大,崇楼叠阁,但如今内廷有宫女五六千人,宦官一万不止,所以宫人的居住条件其实并不好,除了有名封的女官太监可以享有独间,其余宫人有七、八人止一房者。

黎璃住在一正两厢的三合院里,正房因大,所以被隔作两间,要供近十个宫女居住,而厢房虽小,却最多不超过四人,只分派给女秀才和女史这类宫人,她正是和两位女秀才住在西厢房里。

所谓女秀才是指宫女中曾受内臣教习,读书通文理者,也就是女官的预备梯队,日后可递升女史,升宫官,以至六局掌印,所以地位比普通宫女要高些,可三、四人共一房。

黎璃推开院门,满庭白雪,宫人都在各宫忙碌还未归来。她提步进屋,见瀹茶的炉子上煨着一锅什么,盖子被水汽顶得磕哒磕哒响,便走过去翻开盖子,往里头瞧了瞧。

是一锅羊肉汤。

“吱呀。”房门倏地开了。

黎璃看见来人,笑容满面地唤道:“温宁姐姐。”

“小璃。”温宁笑着探头打招呼,而后在门外跺跺脚,方才进去。

“这是姐姐给我留的?”黎璃拿着锅盖,蹲在炉子前,帽子未摘,黑色披风垂着地,就像只毛茸茸的小黑猫窝在火炉前取暖。

“当然是给你的。”笑说着,温宁转身阖好门,取来一碗一勺,弯腰舀了满碗递去。黎璃双手接来捧住,伴着浓郁羊肉香味的热气顿时扑鼻而来。

“真香,温宁姐姐的手艺真好。”她满足地喝了两大口,热气一下从嘴里连通全身,每个毛孔都热乎乎地打开了。

温宁脸红红的,亲昵地为她摘下帽子,而后拂裙坐在床沿,从枕下取出一本书。

此书名《内训》,由太祖皇后亲撰,上至六宫九嫔,下至女官宫婢,都必须记诵。明年开年于尚仪局,掌教授经籍的司籍官会甄选女史,《内训》正是必考点。

当女官是温宁的毕生追求,一旦授职,以后就享官俸待遇,不仅另有白银三十七两的赏赐,本家还能免除徭役。

她家境贫寒,入宫前没有受教育的条件,也非天生聪慧之人,若生在太祖时期,当女官就是不敢奢望的事,因为在采选女官初期,已要求是年二十以上,孀居且有较好文化素养的妇人。好在几代后要求一再放宽,直到如今已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女官采选,都是宫女进内预教,能通者升任女官,她才有机会靠勤来补拙。

十二岁入宫,如今已过去五年整,与她同批的女秀才也只剩她一人还未升女史,更别说女史仍流于品外,还不是官,按品秩从高到低,是尚、司、典、掌。她五年都升不到女史,升至掌级,又要多少年呢?思及此,温宁很是颓然。

黎璃立马察觉到她的情绪,搁下碗问:“温宁姐姐,你怎么了?”

她恍然回神,摇了摇头,说道:“忘了问你,今日在私塾感觉怎么样?”

黎璃口中嚼着羊肉,囫囵道:“挺好的,先生很好。”言着,又想到那个跌坐雪地,仓皇而逃的小郎君,便又补了句:“同学也不错。”

“那就好。”温宁笑笑,伸手将烛台移近些,开始专注看书。

地上的黄铜大盆里生着炭火,屋子里一点也不冷,黎璃也取来杌凳,坐着大口喝汤。深宫里难得这片刻温馨,似乎连屋外呼啸的冷风都不让人害怕了。

未几,又有一个姑娘进屋来,是同屋的另一位女秀才,叫唐昭月。她入宫不到一年,比黎璃大两岁,两个月前刚及笄,性子还未被深宫高墙禁锢,仍有着女孩子家家的天真烂漫。

她进门见黎璃已经回来,立马兴冲冲地问:“小璃,见到乐兮道长了吗?”

“昭月姐姐,”黎璃举着碗唤一声,回道,“还未,道长每月逢六才来教习武课,还得过几日。”

唐昭月轻轻“喔”一声,忽地凑近些,支支吾吾的,似乎有事拜托。

黎璃遂问:“昭月姐姐是有事要我帮忙?”

唐昭月闻言,便取出一封信,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是我好姐妹的家书,能不能麻烦你跑趟金城坊的民信局?”说着,她塞给黎璃一串铜钱,还有一小袋胡椒,“这是寄信的钱,这些胡椒是她小主赏赐她的,外蕃进贡的好东西,算是酬谢。”

因宫闱之政甚严,便如她们这类女秀才,即使家在京中,若想送封家书,也只能通过尚宫再转交宦官,方能带出去。如今黎璃可以自由出入宫闱,自然成了众人的请托对象。

“小事。”黎璃爽快应下,又起身取来果脯,将缠桑皮纸包的线绳解开。

“今日散学去了正阳门东街,给两位姐姐带了果脯。”言讫,她把一包留下自己吃,一包递给唐昭月,还有三包则递给温宁。

“温宁姐姐,另两包麻烦替我送去给娘娘身边的刘公公,就说劳烦公公跑一趟,黎璃承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