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锦衣玉面 > 第1章 初见

第1章 初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玺元年,边事孔棘,国子监开放捐资,市井恒人皆得以输粟入监,士风日陋,久而久之,一些有名望的京官家族便不愿把子弟送入国子监,而在家办起私学。

天玺六年,内阁大学士裴正的嫡长子裴祁安年满七岁,已到受蒙学之时,裴大人于家中设立私学,一并接纳交好的同僚之子。裴家私塾不仅有名师教导,又因入学者皆是高官子弟,他们的父亲上至内阁六部,下至五寺三监,定期还会来讲学,授以官场之道,故在京师很是闻名遐迩。

天玺十年,首辅高征病逝,次辅徐公度回籍丁忧,内阁中另两位大学士因营私舞弊而获罪,命运把资浅望轻的裴正推到了首辅之位,连府邸也从远离皇城的坊市搬到了正阳门内、大明门东侧的南熏坊。

是冬,万里彤雪,檐上琼花片片。裴府门前,几近十辆马车从四面八方驶来,小儿郎们裹得严严实实,哈气跺脚地从车上下来。

私塾位于府邸东南方,即巽位,最是旺文昌。门前立着一石碑,曰:“使学问见之予践履,文章施之于政事,以佐国家太平之运。”

窗外大雪纷飞,学堂里红炭焚烧,金炉香霭。一群十岁出头的小少年们相继入座,趁着先生还未到,便开始悉悉索索地交头接耳。

吏部侍郎之子邹洤转过身子,用手微捂着嘴问隔桌:“嗳,黎将军的女儿是今日来学堂吗?”

“这事问祁安,他清楚。”回话的是户部尚书之子李仲庾,长得圆滚滚,言讫便提起屁股,呼唤道:“祁安,祁安。”

坐在最前排的裴祁安循声侧过脸来,小郎君的长相十分秀气,唇红齿白,轩如霞举。因未到束发年纪,头顶高绾着髽髻,以三颗珍珠为饰,其余头发则披下,大约肩后半尺长度。

“祁安,那个叫什么黎璃的……”

李仲庾话音未落,听得“吱呀”两声,大门倏地开阖,刮进一阵风雪。

来者正是他们口中讨论的黎璃,只见她立于门前,素白的手从合拢的黑色披风里伸出来摘下护帽,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正转动着朝四下观望。

学堂里忽地止了声,小少年们纷纷举目注视。

黎璃对他们的打量视同未见,一壁解开披风挂在角落的衣桁上,一壁看向堂前墙上悬着的一块匾额,但见匾上金刻着斗大的三个字——三松堂,其后有一行小字:“天玺十年七月,书赐少师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裴正。”

她扭头又往堂下看去,只见梨花木书案共有两列六排,除了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各空了一个位置,其余都坐满了。黎璃没有犹豫,走了两步,直接坐在第一排的空位上。

这下学堂里开始左顾右眄,面面相觑。

裴祁安眉宇轻蹙,眼睛下睨着,出声道:“欸,坐后面去。”

黎璃闻言侧首,见身旁这位一副高傲冷漠的姿态,便问:“这位子是有人坐?”

他打鼻腔哼一声,轻飘飘地说:“没人,只是不喜欢有人跟我坐一排。”

黎璃直视他,沉默了片刻,而后“哦”一声,也轻飘飘地说:“可我喜欢跟你坐一排。”

出乎他意料的回答,令裴祁安怔了怔,这才转过头去看她。视线对上,她的眼神没有半点回避,那他就更不能回避了,于是大咧咧地将她打量一番。

女孩的鼻子小巧高挺,头发用白绦高束着,鬓边的短发碎发也结成小辫,一道归拢进去,整张脸清清爽爽。

长得倒是不难看,就是太不识相。

十岁出头,正是不能丢面子的年纪。裴祁安清清嗓,又道:“知道我是谁?”

黎璃不再看他,淡淡回:“不知道。”

急促的几声“笃笃”,是他用手指头重重叩案,口中强调着:“这是我家私塾。”

“裴公子。”她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裴祁安又顿住,神情有些愤愤然,这是非要让他把话挑明了,他不耐烦道:“我家私塾,我说了算,你现在立刻坐到后面去。”

那厢黎璃默不作声。

候等许久,仿佛是一拳砸进了棉花里,没起半点反响,他有些咬牙:“你听到没有?”

她慢悠悠翻起案上放的书本,随口说:“大丈夫要胸怀宽广,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这状如训诫的话,令裴祁安冒了火:“大丈夫是不跟小人斤斤计较,怎么,你是小人吗?”

“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黎璃微笑着看他,反问:“谁是小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