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向亦冶回了S市。D大还没正式开学,宿舍空空荡荡,室友都尚未返校。
星汇那边安排的日程要到元宵节之后了,向亦冶还有一段时间的空闲,他理了理这几天要做什么事。
新学期他打算搬离宿舍,一个人住的话,以后背台词、准备考试、试镜什么的都更方便。
房子大小倒在其次,最好地理位置在星汇和D大中间,然后附近得配备好一点的健身房,他下一步要加强身材管理。
春节期间控制饮食难度不用多说。乔莎总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和所有母亲一样,她觉得孩子出门在外就是受苦,回家了得补回来。
后面几天各处拜年串门,走到哪都是一桌子好吃的,主人家看见有人不动筷子,敏感一点的,估计当天晚上就要睡不着,反省自己哪里怠慢了客人。
好在向亦冶足够自律,要是当天没空健身,就会相应地调整碳水和蛋白质的摄入比重。他在饮食上最超过的一次,也就是跨年那天晚上给徐绰挡了半顿饺子。
至于增肌,暂时还看不出效果,起码要两个月往上走的时间,向亦冶觉得以后还是请个教练指导自己,会更有针对性。
向亦冶一边找着符合条件的房子,一边继续看顾文禹的剧本,准备找个时间去拜访他,在那之前要准备出一份合适的礼物。
顾文禹什么也不缺,收向亦冶固然出于惜才,可也有人情在里边。即便他两袖清风,毕竟也是个生活在尘世里的活人。没人会拒绝一份用了心的礼物。
而给已经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长辈挑选礼物,是件需要谨慎把握分寸的事,那些一眼看过去就缺乏诚意的礼物,送了适得其反,而用力太过,又会有谄媚之嫌,给对方造成负担。
向亦冶想起顾文禹喜欢书画,发消息问徐绰:“绰哥,我有个亲戚喜欢书法国画之类的,想买好一点的文房四宝,不考虑预算,你有推荐的么?”
几小时后徐绰回了电话:“你给顾老师问的吗?”
他可太敏锐了,向亦冶“嗯”了一声。
“笔墨纸砚都送吗?”徐绰道。
“我也不太懂,送全套会好一点吧?”向亦冶道。
徐绰思考片刻,道:“第一次拜访的话,先送单件吧。可以首选宣纸,或者墨条,实用度高一些。包装的盒子单独买。笔放到之后再说,每个人写字的偏好不一样,等你和顾老师更熟悉了,再送趁手的。砚台也是,亲自挑比较好……在听吗?”
“在听在听,”向亦冶道,“我在记笔记呢。”
“不用记,”徐绰笑,“随时问我就行。我这几天在忙开题,看见就会回复,不一定及时,你什么时候去看顾老师?”
“大概过几天。”向亦冶道。
徐绰看了看日历,道:“元宵节怎么样?要是见面礼的理由被顾老师婉拒,你还可以说是元宵节礼物。”
送礼要有由头,由头叠得越多,收礼的人更安心,这些都是细节。
解决完礼物的事,这天,向亦冶正在外边看房子,助理小胡打电话过来,很是难过地表示以后不能和他共事了。她说星汇那边敲定了带他的经纪人何景明,助理也相应地会换人。
何景明是星汇的金牌经纪人,向亦冶对她并不陌生,她目前还带了林绡和星汇另一个男演员。据小胡透露,何景明本来没有多带一个艺人的打算,主要是杜洛城的意思。
去年年会后,向亦冶在星汇没怎么和杜洛城打照面,两人保持着正常上下级关系,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向亦冶更肯定是徐绰在背后说了些什么,不然徐绰不会知道他想当顾文禹的学生,杜洛城也不会还一如既往提携他。
何景明三十五六岁,在星汇以雷厉风行闻名,培养艺人的方式也比较老派。别的艺人对经纪人可能是发号施令,但何景明认为,双方更应该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关系。
看她给林绡安排的几个助理也能知道,只知道听艺人的命令,而不能替她管理艺人的助理,在她眼里作用不大。
很快何景明提出要和向亦冶见面,地点就在星汇楼下的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