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仅疑惑起来,吴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男子?
郑十三道:“既然匪徒都已经抓住了,乔大人,咱们回县衙吧。这些人先收押到监牢,等到明日再好好审理。”
乔从西见永献帝发话,立马要行礼答允,姜咹抢先一步搀住他,笑道:“乔大人,你身为一县之主,怎么事事慢人一拍?你这样,以后的政绩可就不好看了哦。还有十三,你怎么能吩咐乔县令办事?有礼貌吗?今晚谁让你乱跑的?回去罚你明天早上跑三十圈!”
就这么三言两语的想打消了吴昁心底的怀疑。
乔从西这才想起来永献帝身份不能泄露出去,瞬间满头大汗暗叫差点露馅,板起身子吩咐吴昁道:“还要劳烦吴四爷派家丁护卫护送咱们一行人,多谢!”
吴昁道:“本是吴家应当做的,当不得乔大人的感激。吴昂,你带人随乔大人他们走一遭,我去城门那看一看。张小姐,要不要我顺道把你送到你二叔那?”
张满月显然还不想跟十三分手,期期艾艾地不说话。吴昁看了看姜十三,心头顿生疑惑,这孩子一身气派俊美异常,说话走路姿势霸道,周围人以及乔从西时不时地小意做派,加之姜安刚刚那多此一举的插科打诨,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叫他十三。
永献帝就是排行十三,与眼前的孩童岁数相近。其实吴家本来很确定吴员外陛下来余杭,可就因为中午突然收到消息,疑似是永献帝的小孩子一到余杭县衙就被姜安打了一通,这样一来吴家也就不确定了——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永献帝乃当今天子,有谁敢当众揍他?
姜安有什么能耐敢冒着诛九族的罪过棒打天子?!
可吴昁是什么人?
商人。
他独自在外面做生意那么久,一向善于观察思虑周到而且胆大心细,只稍微换了个方向思考一下就发现若姜十三真是永献帝,那这一切也就可以解释了。
可姜十三若真是永献帝,那这个叫姜安的孩子便应该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小太监安公公了?那个在皇陵前怒斥前尚书令谢翎和百官并成功规劝永献帝废除活人殉葬的安公公?那个据说给永献帝提供了简笔字思路并鼓励他推出白话文改革的安公公?那个帮助永献帝离间李谢又成功扳倒摄政王郑淮的安公公?
想到这里,吴昁心里不由钦佩起来,这个姜安究竟才多大?居然做出了这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接着就是一阵恍惚,暗叹一句,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说实话,永献帝算得上是一个极有能力的君王了,他大哥想利用采月结交永献帝的法子原本不错,奈何今晚采月突发疾病,竟让张满月趁此机会结识了他。
只是这样一来,张吴两家原本就不算太好的关系只怕会出现变动。昨日近月的事情,张家恐怕也脱不了关系。
他想起今天下午吴晖跟自己说的话,县衙里昨日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少,但是只有想攀附张家的李四偷偷见了牛小顺。
又想起吴晖说秦故南离开余杭前先接近了姜安,想来也是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还有那个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王谋,也是恰巧今日出现在余杭,虽然他一个人住在驿馆,但是总觉得跟这个姜安也有关系。
监察百官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突然来了余杭,难道陛下是想拿江南动手?
想到这,一向随意自在的吴昁顿时也紧张起来,锦衣卫这个机构才设立不久,怎么可能随意离开建康?难道说,永献帝利用锦衣卫的第一把刀真要斩了江南百官?!
闷热的午夜,吴昁忽然觉得自己一身冷汗,今晚永献帝差点走失被歹人掳走,姜安都没有请出锦衣卫指挥使王谋,也没有打算去向江南道的驻军求助,可见永献帝来江南的消息他们是打算死瞒到底的!
为什么一定要瞒住这个消息?
肯定就是为了顾全后面的大局!一旦永献帝的身份泄露,只怕他们行事起来就不方便。自古官场勾结,江南这一片富庶繁华,这里的哪一个官员清白无辜?
冷汗涔涔的吴昁慢慢踱步来到城门口,看到张怀之正襟危坐在旁边的寮亭,桌前还摆着一壶茶水。
“张兄,别来无恙!”他走进寮亭,撩起衣服斯斯文文地在张怀之身边坐下。
张怀之笑着看向他,“吴兄倒是雅致,倒是张某因为你们吴家的失误,一晚上守着这城门,哪里也没去成!”
吴昁呵呵笑道:“吴某就是来告诉张兄,匪徒已经被抓住,张兄可以回去歇息了。另外张小姐也已平安到达县衙,想来跟你们张家的人早就碰了头。”
张怀之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吴兄说什么呢?我张家的姑娘们都在家里没出门,哪里遇见什么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