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亥时初,那昙花还是没动静,黛玉先受不住了,强撑着道:“我跟这花没缘了,等不得了,要去睡了。”
一时皆散了不提。
第二日一早,紫鹃开门打洗脸水,不经意瞥见那两株昙花都谢了,围着骂了好大一通才作罢。
九月初三是林海去世两周年,因早定了在清虚观做九九八十一天的道场,黛玉需去观里跪经。观里已收拾出一个极清净的小院做住处。因黛玉身边只有王嬷嬷李嬷嬷紫鹃雪雁跟去,张氏又拨了四个健壮的婆子跟着,交代定要好好保护大姑娘。
初三一早,色色预备齐全。林游专请了一天假,带着林黛玉往山上去了。
林游等一天的法事结束,才家去。谁知还在半路,官道上奔来几匹快马,使者在马上大喊:“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众人忙避开。
等到了城门口,只见门楼上已挂起了白幡。
林游心里咯噔一声:难道是老圣人?
果是老圣人薨了。
文武百官及各诰命等皆入朝随班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和四品及以上官员,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
老圣人年已七十,去年底的一场风寒到底露了怯,今年一年都是好一阵,歹一阵。这个月好容易精神上佳,早上还多喝了半碗粥,歇了个中觉,谁知下午竟没醒过来。
前朝后宫里哭声震天,李裕明心里对这位父皇没什么感情,不过随分从时,面上凄然而已。
老圣人一走,除了太后仍安住慈安宫,其他太妃有儿子的被接到王府奉养,没儿子的都搬到了慈宁宫,天天吃斋念佛度日。
因着瑞王才十二岁,瑞王府也没修好,他们母子就仍在咸福宫住着,这样一来,二人更是壁花中的壁花了,等闲不出咸福宫大门。
庄太妃命人在后殿西耳房辟了一间小佛堂,时不时就在里面呆上一天。
皇后的嫡子出世后,虽然没人通知,瑞王也不再去上课了,林扬自然也不用伴读了。
李裕明从文渊阁拿了几十卷诗集词集,什么《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东坡集》《漱玉词》,只要是听过名字的诗人词人,都没放过,足足装了两大箱,看架势是必要读成个诗仙诗魔的。
白云悠悠,时光荏苒。李裕明已长成了十五岁的翩翩少年。瑞王府终于建成。钦天监推算了三个吉日,四月十六,八月十八,十月廿四。
名义上王爷的婚事是需要圣人做主的,一者圣人是哥哥不是父亲,二来圣人正在前朝大战拳脚,整顿吏治,哪有精力管弟兄娶谁,只交给皇后办理。
因老圣人三年孝期去岁已过,众臣奏请大选妃嫔以期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今春刚刚大选,宫里进了许多十五六岁花朵一般稚嫩美丽的新人,皇后忙着管理后宫,教养两个皇子,直到今天才召见了庄太妃一次,满是歉意地说明诸多不便,只好烦请太妃亲自决定儿媳妇人选了。同时表明八月十八宜婚嫁,干脆来个“双喜”,瑞王大婚和开府一起办了。
庄太妃在宫里安然过了二十多年,岂有不明白之理,不过应是而已。看来瑞王连派人监视的资格都没了。
婚期已定,儿媳妇还没有着落。庄太妃急得跟什么似的。
这日正是二月初二,林张氏递了牌子来探视庄太妃,太妃就谈及此事:“虽然婚期是急了些,因了就这一个儿子,我也不愿仓促定了。谁知前儿皇后娘娘才给我透了信,让我自行选儿媳妇,昨天凤藻宫就有人来说媒,竟要把她妹子许给瑞王。”
庄太妃面露不满,接着道:“区区一个从五品工部员外郎的庶女,都敢肖想王妃之位,看来上个月刚晋的两位昭仪还没让贵妃娘娘看清形势。”
林张氏的心已沉到了谷底,还是堆出满脸笑容,道:“可不是嘛!瑞王姿仪出众,又有诗书之才,整个京都的闺阁女儿还不任妹妹挑选!”
难为林张氏这么快就能想出瑞王有“诗书之才”这个优点来。
林张氏又说起这次的目的:“妹妹知道我的,因就云和一个姑娘,就纵的有些不成样子,听闻宫里要放一批人出去,就想请个知事的老嬷嬷,教导教导他们规矩礼仪的,免得过几年出了门子,让婆婆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