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斑驳地洒在林宇的诊所内,给略显严肃的空间添了几分柔和。林宇正专注地整理着近期的病例,这时,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了宁静。
“请进。”林宇抬起头,温和地说道。
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憔悴的年轻妈妈走了进来,她的眼神中满是疲惫与焦虑,身后跟着一个看起来乖巧懂事的孩子。
“林医生,您好,我是晓敏。”年轻妈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来麻烦您。”说着,她轻轻拉过孩子,让他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自己则坐在了林宇对面。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林宇了解到,晓敏今年28岁,是一位全职妈妈。近几个月来,她总是感觉身体疼痛,有时是头痛,有时是腹痛,还有时是四肢关节痛。她跑遍了各大医院,做了各种各样的检查,从血常规、尿常规到CT、核磁共振,可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显示她身体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然而,这些疼痛却真实地困扰着她,让她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甚至连照顾孩子都有些力不从心。
“林医生,我真的太痛苦了,这些疼痛就像恶魔一样缠着我,可医生又说我没病。我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装病,是不是太矫情了。”晓敏说着,眼眶红了起来,声音也有些哽咽。
林宇轻轻摇了摇头,安慰道:“晓敏,你不是在装病,也不是矫情。你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躯体化障碍,这是一种心理问题,只不过通过身体疼痛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林宇向晓敏解释,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晓敏的情况,很可能是长期的生活压力和对孩子的过度担忧,导致她的心理负担过重,从而转化为身体上的疼痛。
“晓敏,你能和我说说,最近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让你特别烦恼或者压力大的事情呢?”林宇耐心地问道。
晓敏叹了口气,说道:“自从有了孩子,我的生活就全围着他转了。孩子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每次一生病我就特别担心,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而且,照顾孩子真的很辛苦,家里的琐事也很多,我感觉自己快喘不过气来了。”
林宇点了点头,说:“这些压力和担忧长期积累在你心里,身体就会以疼痛的方式来提醒你,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了。我们要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你的身体和心理都恢复健康。”
为了帮助晓敏缓解躯体化障碍的症状,林宇决定采用身心同治的方法。首先,他教晓敏一些放松训练的技巧,帮助她缓解身体的紧张和疼痛。
“晓敏,我们先来练习深呼吸。”林宇示范道,“你找一个舒适的姿势坐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你的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腹部的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
晓敏跟着林宇的指导,开始练习深呼吸。起初,她的呼吸还有些急促和不规律,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渐渐找到了感觉,呼吸变得平稳而缓慢,脸上的神情也放松了许多。
除了深呼吸,林宇还教晓敏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从脚部开始,依次收紧和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让晓敏体验紧张与放松的差异,从而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林宇建议晓敏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放松训练,每次15 - 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