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长亭宴 > 第51章 通敌

第51章 通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誉王府。

元晔攥着手中的信纸,脸色随着目光的逐渐下移而变得略显苍白,姬羽苏见状不对,询问道:“殿下,可是出什么事了?”

元晔挪开目光,抬眸望了她一眼,“咱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元子苏这么快就已经屯好兵马……”

姬羽苏只惊讶了一瞬,但旋即又恢复正常,仿佛早有预料一般,“所以上次我提醒过殿下,如今莫要与太子殿下背道而驰,与其合才是上策,上次他既然能遣人与殿下说谋,想必他一定有信心殿下不会拒绝。太子坐镇东宫,后有皇后扶持,而韩王身后是太后,孤军奋战本就落后一步。”

即便德妃养育着元晔,可她母家势微,能带给元晔的利益微不足道。

“可你说,此事若是被皇帝知晓……”

姬羽苏面色凝重瞧他,说出的话似乎是在提醒他,“可是哪怕东宫易主,也轮不到殿下。”

姬羽苏向来说话直白又一语中的,元晔也心知肚明她所言正确。

“但本宫在想,皇帝是真的一点都不知晓吗?”

姬羽苏沉思须臾,“或许知晓,只是尚未有举动。”

元晔冷笑一声,道:“若是如此倒也好,咱们坐山观虎斗。”

这本是二人的猜测,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却无形之中印证了这个猜测。

九月末,原本疑点重重的官粮私运一案背后的真相忽然有了眉目,据北境的探子来报,之前莫名其妙消失的官粮竟在通往乌月的道路上被发现。

一时之间,朝堂众臣震惊竟有如此通敌叛国之人,因消息是从宫中传出的,想必是宣和帝手下之人查出,如此一来,这件事的真假已不必再论。

乌月这么多年迟迟不敢与大顺再挑纷争,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粮草不足,不足以支撑战争的消耗,如今有人私运官粮予乌月,无疑是通敌叛国的死罪,究竟是何人敢冒如此风险置大顺于危险之地?

更令众人震惊的是,这次不仅是官员,不少富商大贾被接连抄家,官商的丑陋交易在顷刻间就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况且这几年天灾人祸的影响,许多平民连吃饭都成问题,可这些人却身揣数千金万斗米,甚至还不愿意布施一点。

由于单于都护府由元晔统领,尽管元晔大多待在阗安,但此事他定脱不了干系,没有通敌叛国的罪名,也有用人不当之罪。

突来之祸打了元晔一个措手不及,此罪他辩驳不了,只能忙不迭前去宫中领罪,并辩清自己与粮食私运一事并无干系。

陈门诗案的黑云仿佛就在昨日,当初牵连者甚多,宦途从云端一朝坠入谷底已是轻的,重则牵连赴死。这无疑是给众人留下了不小的阴影,都怕自己某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与罪魁祸首有所牵连。

是日,元夏听着属下报上近来被押入狱的官员名字,每念一人,元夏身上的冷意便重一分。

“长琴,你听听,”他忽然笑了声,“这其中有几人不是我们的人……”

江端冷静道:“若没猜错,皇上可能早就猜出殿下的预谋。”

元夏负手而立,望着秋风萧瑟的庭院,冷笑道:“且不说他试图一点点削弱我的羽翼,高启云突然回京不就是为了给我们这些人一点警示吗,可他以为他把西北军握在手里,就能把半个军权收入囊中……”

元夏的声音戛然而止,似乎是觉得说得多了,而一旁的江端思索着他的话,察觉出有些不对,“殿下的意思是……”

莫非西北军实权不在宣和帝手中?

“此事你不必管,你只须稳住贾孟虚那边,咱们的计划可能要提前了。”

“是。”

元夏既然不想说给他听,江端也只能闭口不言,但他想不明白,西北军的实权若是不在宣和帝手中,还能在谁手中?萧家人都在阗安,如今的统帅虽是高启云,但也只是个虚名,没有册封,一言一行都在皇帝的掌控下。

江端思考良久,翌日待他处理完中书省的事务后,便踏上了与椒溪院相反的路。

梁国公府,萧扬正悠闲地躺在竹榻上,闭目享受着秋日不多的暖阳,而银狼趴在一旁,闭着眼似乎也沉沉睡着。

听见动静,银狼睁开眼,猛然直起身,瞧见是江端,它的目光就一直落在江端身上,却没有露出半分的凶性。

萧扬也听见动静,缓缓睁开眼。

“萧大世子好闲心,”江端人未至声音却已传来,“我在中书省忙得焦头烂额,萧大世子在府里晒太阳。”

萧扬笑着起身,“毕竟京中都传萧世子是个风流浪子,担不起萧家大业,以后萧家落败,还不得靠常侍养我。”

江端笑了笑,“怎么,当初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千两黄金就挥出去,如今倒忧心起家业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