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长亭宴 > 第17章 危机

第17章 危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众人皆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朝会,不料甫一上朝,宣和帝脸上如阴云密布,手中的一纸密信更是撼动整个朝堂!

只听宣和帝声音微颤,仿佛十分生气,“濮州出事才没多久,益州也不安生,这朝堂千百官吏竟无一人上书此事!”

登时宛如一道惊雷落于殿上,众人面面相觑,尽管多数人一头雾水,却仍大气都不敢出。

“若非刺史连夜上书,朕连一方百姓正遭受如此磨难都不知!而你们高坐明堂,却不顾百姓安危,私卖官粮,沆瀣一气,竟令益州饿莩满地!”

宣和帝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响彻在每一个人头上,登时朝堂沸腾,交谈声鹊起。

前段时间萧扬回京之际,宣和帝便对濮州上了心,一番紧密调查下竟又牵扯出益州,于是宣和帝暗中令刺史彻查,没想到真揪出不少贪官污吏。

他面色铁青地望着殿下众人,有的震惊万分,有的惊慌失措,他轻缓了口气,又道:“钟爱卿,你道如何?”

猝不及防被宣和帝拎出来的臣子十分惊恐,连滚带爬地跪于朝堂上,嘴唇哆嗦着道:“回……回皇上,臣……臣不知情啊……”

“是吗?”宣和帝冷笑一声,“既然如此,来人,让钟爱卿下去好好回想一番。”

语毕,一位重臣便在众人的惊愕中被生生拖下殿,留余人惊魂未定。

尚书令徐沛稳了稳心神,劝谏道:“皇上,此事牵涉重大,万不可贸然行事啊。”

孙景山亦劝道:“皇上,此事须谨慎为好。”

宣和帝神色未变,“怎么,你们也要怀疑此事真假不成?”

孙景山与徐沛两人向来水火不容,如今却不由得相视一眼,难以启齿。

忽然,萧扬叩首道:“皇上,两位丞相所言极是,濮州一波刚平,此时大动干戈是为不妥,理应继续审查,斩草除根方为上计。”

众臣连声附和,即便两袖清风之人,也都悬着一颗心,生怕阴晴不定的宣和帝哪天就怪罪到自己身上,先前几乎满门全灭的顾氏与林氏便是个先例。

只见宣和帝未再动怒,脸色反而和缓不少,“众爱卿所言,朕自有分寸,既然此事重大,众臣当责无旁贷,查个水落石出。”

萧扬道:“皇上放心,有户部与吏部的众位大人在,定不会有任何差池。”

反观户部与吏部二位尚书腹诽了萧扬几句,终是不得不在宣和帝面前连声许诺。

“既然如此,”宣和帝声色俱厉,“那就请诸位早日给一个交代。”

众人就眼睁睁地看着皇帝与萧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原以为今日宣和帝将严惩重罚,却不料他惩一儆百,当他们思考如何明哲保身时,一场危机似乎就在不经意间悄然略过。

可也不知是否是在担心被出卖,不乏有心虚之人提心吊胆,伴君如伴虎,谁也不晓宣和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罢朝后,宣和帝留下中书令等大臣及几位皇子。

宣和帝将手中书信递给晁信,晁信心领神会地转身下阶,又递给了元夏。

“太子,你如何看?”宣和帝不紧不慢的声音响起。

元夏简单掠过书信上的字迹,面色微微凝重,“益州此事……不光是地方官员需要严查,京中但凡有牵连的官员都应当盘查。再者,此事定已存在良久,才会露出蛛丝马迹令人察觉。我认为今年可趁殿试之际,重新选任地方官员。”

宣和帝没吭声,但和缓的面色依稀透出他较为合意。

忽然,一旁许久不曾出声的元晔道:“那先前濮州一事是否也需细查一下?毕竟两者皆属要地,万一之间存在某些千丝万缕的关系,贪污可不是小事。”

元晔轻飘飘的一番话令殿下多数人都不由得变了脸色,濮州……曾经可是太子殿下统军之地之一,元晔此意无非是含沙射影元夏曾经旧部或有奸佞,岂不就是太子用人不当之罪?

且不说先前濮州出事,元夏折了不少精力进去,才将这一波平静下来,若再牵扯进益州一事,怕是一波又起,其中的变数谁又能知呢。

但见元夏神色如常,道:“誉王此话有理,濮州确实还须再查,待明年殿试过后,濮州的官吏也该挪挪位了。”

元晔不曾想元夏竟这般爽快,轻易就欲将自己曾经的旧部调离,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元夏怎会主动提出?

可正当元夏与元晔暗中博弈时,两位素来政见相异的丞相也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

孙景山道:“太子所言极是,农乃国之根本,贪污之人当是不可饶恕,更替官吏一事应早早提上日程,依臣之见,其中相关规章也该改改了。”

徐沛冷笑一声,“孙相之言,无非还是提变法一事,益州可不比濮州,江波湍急,哪能说开渠便开渠。”

孙景山不疾不徐道:“我半句为提变法二字,徐相又是从何说起。再者,解决了它地之危,亦能缓解益州急情。”

“简直荒唐,你当节度使与刺史毫无作为不成?”

“你……”孙景山被徐沛气得不轻,“我懒得同你说,简直固步自封,毫无远见!”

“孙居泰,”徐沛气冲冲,“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揣着什么糊涂心思,征夫劳民岂不是拖累大顺!”

余下众人就眼睁睁地看着两位丞相你一言我一语,争得脸红脖子粗。

只见宣和帝眉头一皱,道:“你们俩都少说几句。”

徐沛和孙景山这才愤然噤声。

忽然,萧扬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一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