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的鱼:而和匈奴在平城的一战可以说是刘邦生命中几个难忘时刻之一,如果说鸿门宴也许会让他十年怕井绳,回溯到高祖七年的平城之围,则是直接扼住他咽喉。
这一次各方面都很异常,当然也是因为匈奴一直相当棘手,导致刘邦稳健的个性百密一疏,变得十分急躁。中计后基本就是被匈奴围死,要不是陈平用了个下三滥的计策,以美妇人相挟阏氏,刘邦真折在这里了,难怪郑玄都觉得,“以计鄙陋,故秘不传。”
所以刘邦恩泽平城之围的士卒,终身不用服徭役,更可以反过来说他在此一役中的百感交集,从此之后,我们也甚少看到他犯类似的错误了。】
高祖九年,十二月之后,刘邦先是铲除了之前想弄死自己的贯高,又逮捕了赵王张敖,但这个赵王感觉确实是给随从下蛊了,且不说贯高对其忠心耿耿,赵王入狱之后,田叔和孟舒等人还自己把头发剃了给自己系上锁链,要跟着赵王入狱。
【昆明池的鱼:《史记》里面把贯高写的非常精彩,尤其是他们这些谋士一通瞎指挥想整死刘邦,其实张敖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成王败寇,自然是要承担罪名。
就在赵午那帮人都准备自杀,主观认为这种行为可以帮张敖避祸的时候,咱们贯高大人说,你们这帮人死了,谁来证明张敖的清白,然后随从张敖去了长安,并坚定的说这些筹谋都与张敖无关,还受了几千下鞭笞,身上基本没有干净的皮肤了。
西汉上承战国不远,很多人物还是非常有战国谋士和游侠的风骨。】
刘邦看着天幕上的点评,开始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我赏识的是贯高吗?其实不是,我爱的是一个忠实之人,我亦希望我挽回贯高,能让臣民知道他们应当做怎样的人。”
刘邦于是托人去劝贯高承认张敖谋反,这样大家皆大欢喜。
贯高实在有血有肉,就是父母妻儿被判处死刑,也不愿颠倒黑白。
直到这个时候,刘邦终于相信了张敖没有谋反,且意图拉拢贯高做自己的臣子。
然而贯高心愿达成,张敖被释放,自知曾经意图不轨,刘邦的心意也只是一时的,于是自杀谢罪。
好在莞莞类卿,死了一个,还有一些“能臣”替身。
刘邦又盯上了田叔和孟舒,进行一个促膝话聊,“这张敖真是好命,怎么跟随的人都这么有才华,比我自己的臣子都强。”
马上封为郡守和诸侯相。
【昆明池的鱼:这话传出去,萧何、张良、陈平不知道会怎么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