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爹你回来了
站在清风亭上,一阵风吹来,李檀直接透心凉……
唉,别看了,人都走远了……
这时不知道从哪儿,跑出来一个钱嬷嬷,李檀看着钱嬷嬷目光呆滞。
钱嬷嬷看着眼前的傻孩子,还以为她不知道刚才那人是谁,还回了这么半天话,也不知道有没有说错话。这么一会儿时间,在厢房等待的夫人周氏跟钱嬷嬷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她们都没想到是李檀自己送上门的,还以为是特意被抓过去问话的。
其实宪宗这一趟微服出巡,就是在宫里待着憋闷,正巧惊蛰了,赶着好日子出来转转。
周氏急归急,但是心里还是非常沉着地想着办法。
“钱嬷嬷前两天你回来的时候跟我说檀儿她怎么了?”周氏问旁边的钱嬷嬷。
“檀儿没怎么啊,囫囵个儿挺好的。”钱嬷嬷一时不知道夫人问的是什么。
“你跟我说她这回病好了之后,跟往常变得不太一样。”
“檀儿病没好啊,还时不常的头疼咳嗽。”钱嬷嬷更懵了。
这时房间里另一侧有个人说话了,“钱嬷嬷,你没明白我母亲的意思,她是想说,能不能让皇上认为我姐被东西附身了。”
只见那人跟李檀一样也是一身小道士的衣服,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粉白粉白的脸上还有两坨婴儿肥,眼上还蒙着白色的丝绢条带。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手上一直搓着线香,十分老道熟练。正是李家的二小姐,李檀亲自捡回来的妹妹——李璨。
“阿璨啊……”周氏心里想的被女儿这么一语点破,虽说十分欣慰,但是她考虑这种说辞简直太儿戏了。
“虽说有些离谱,但是毕竟是猜测。反正都是猜测,疯子还说自己没疯呢。”阿璨边说,手上已经又搓出一把线香。
阿璨把香在桌子上磕一磕,整整齐齐地码在旁边的竹篮里。
“自古以来,父母担心子女心切,说出干出荒唐事儿的不在少数,要不咱们为什么要带阿姐上山来道观里呢。只要我们自己信了,就不算欺君。”
周氏看着自己这个小女儿嘴上侃侃而谈,手上的活儿愣是一点没耽误,感叹道,一万个檀儿气她,只要有一个阿璨这样的好孩子陪着她,她也舒心不少。
“阿璨你是李府的二小姐,不用这么一刻不停地干活。”周氏心疼道。
就看阿璨又从哪个地方掏出来一大块香泥,“没事母亲,我干活……”,然后往桌子上一摔,继续拍打以达到没有气孔的效果,“不耽误……”,随后又熟练地左手拿竹签,右手拿搓板,“咱们说话。”
周氏跟钱嬷嬷相视一眼,“真是个好孩子啊……”
眼瞅着一把竹签上都均匀地裹满了香泥,阿璨又放到篮子里码好,然后又拍了拍,对待每根香都仿佛是照顾一个婴儿。
“母亲,钱嬷嬷……我忙完了,我去御前如实禀告。”阿璨站起身,丫鬟忙将盲杖递给小姐。
“不妥,咱们家回话也应该我去。”周氏反对。
“应该我去。”钱嬷嬷提议道。
“我觉得还是我去比较好,我一个小孩,说些怪力乱神的事情,圣上不信,也只会觉得我是天真幼稚。”阿璨说到了重点。
说着,阿璨三两步就出门往后山的清风亭走去。阿璨虽说眼盲,但是靠着盲杖走路却十分快。
估摸着快到了,就听见兵丁拦住她,“干什么的?”
“军爷万福。”阿璨向当兵的福了福身,一派端庄秀丽的大家闺秀风范,“我母亲派我回禀老祖宗,已经预备下接驾的仪仗。亭子上的那个是我长姐,她精神异样,怕冲撞了圣上。”
“什么什么你说!”禁军兵丁有点慌,“精神异样?这个已经超出他一个当兵能处理的范围,赶紧禀告邓公公才是正事儿。”
“你在这儿等着回话,我去叫邓公公。”兵丁说完就一溜烟跑到亭子下,对邓迎桂又是挤眉,又是弄眼。
邓迎桂看着心烦,心想怎么当兵的怎么这么轻浮,就说禁军都是关系户,最起码的军容仪表都不讲了。
“什么事?”邓公公没好气地问道。
“公公有个李家的女儿有要事禀告。”
“行,我知道了。”邓迎桂跟着兵丁到了阿璨的面前。
阿璨听到有人的脚步越走越近,想着就是那位宫里十万太监的头子,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邓迎桂。
“老祖宗万福。”阿璨又对着邓公公行了一礼。
“好好好。”邓迎桂面带慈祥的笑容,“果然李家的女儿都这么知书达理。”
“我母亲说已经准备好接驾,现在御前那位是我长姐,怕冲撞了天颜,叫我赶紧带她退下。”
“就是因为这事儿啊?圣上已经知道那是李家的长女,问完话自然会放她去了。”邓迎桂安慰道。
“不是……其实吧……”阿璨故意吞吞吐吐,“老祖宗有所不知……”
“什么不知?”邓迎桂听出来小姑娘话里有话。
“臣女不敢欺瞒陛下欺瞒老祖宗,就是我母亲说圣驾面前休提怪力乱神。我才不敢明说……”阿璨低下头,小声嘀咕。
“什么怪力乱神?要是胆敢刻意欺瞒,别看你祖父是当朝首辅,照样保不了你们。”邓迎桂有些许生气,因为他也不知道有什么隐藏的危险,这一刻他被迫跟李家绑在了一条绳上。
阿璨假装吓的直接跪在地上,“我长姐前些日子发热昏迷,醒来就性情大变,也做出一些不似闺阁女儿的事情。我母亲担忧万分,于是连夜带着长姐来山上。就是怕有什么邪祟狐妖附了我姐姐的身。”
“这次实在没有接到御驾亲临的消息,我长姐平日里就接待道观里的香客,她也不知道面前的居然是圣上……”
“你说的当真?”邓迎桂也是听的云里雾里。
“臣女所言道观里人尽皆知,据实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