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种田养夫郎 >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白泠还被爹娘偷偷拉住问他现在生意做的怎么样了,赚不赚钱?

阮白泠说:“赚的,相公还说等到秋收之后给家里盖个砖房。”

阮白泠的娘因为孩子嫁给一个傻子,偷偷抹泪了好一阵子,现在看他们两个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又心疼怕他累坏了身子。

上次阮白泠病了,都没敢告诉爹娘,爹娘还是听人说了才知道,不过那时候阮白泠已经好了。

爹娘嘱咐他:“赚钱虽然重要,但是身体要紧,别把自己累坏了,早点生个孩子才是你最大的任务。”

阮白泠听到爹娘催生,赶紧转移话题:“不累的,上次是淋了雨,风寒了,不是累病的,相公帮我分担很多,什么刷锅劈柴烧火都是他来,在家他还给我洗衣裳呢。”

爹娘一听顾安知竟然给他家哥儿洗衣裳,差点惊掉下巴,他家这哥儿婿还真是个可以托付的好男人。

自家哥儿过得好,他们也就放心了。

顾安知又打听到村里有个做纸的小作坊,县城许多家药铺、点心铺子都用他们家的纸。

顾安知也跟他们定了一批,专门用来包装味精,不仅用纸来包装味精。

顾安知想着他们家的味精要想打响名气,必须得有个名字,有个品牌才行。

品牌名字要好记,按照后世的一些经验看来,可以用人名来命名,他看向阮白泠,别人叫他阮夫郎,一提起夫郎,也会想起来厨房做菜的事。

他又找来村里的木匠,帮他雕刻一个印章,巴掌大小就可以,就叫阮夫郎味精。

阮白泠看到纸包上的字,“为何不用你的姓?比如顾家味精,许多老字号都是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哪里有用夫郎的名字命名的?这明明是你做出来的,万一别人以为是我做的,该怎么好?”

“因为这是厨房调料,妇人夫郎们看到,会亲切一些,就会买回去用。”顾安知毫不在意的说,“再说咱们是一家,利益相通,在意那么多虚名做什么,哪个名字更好赚钱就用哪个。”

准备好了一切,正好几个酒楼、饭馆的掌柜都来询问,他就把印好名字的纸包拿了出来,“五十文一份,炒菜炖汤都可以放,一盘炒菜,只需要放几粒即可,这一包,能用许久。”

若是日常家里吃,能吃个两三个月,但是饭馆就不一样了,估计十天就一包,大的酒楼用的可能会更快。

顾安知说:“我们家就是小作坊,做的慢,各位想要的,可尽快购买。”

他这话一出,都争着抢着购买。

一天就卖空了五十包,赚了二两五,这还是因为只有这些的缘故。

之前阮白泠还担忧,把配方买了,被人破解了之后,他们还怎么做生意啊,可是现在看来,卤料只是小打小闹,这味精才是顾安知真正想做的事情。

一瞬间半个县城的饭馆都用上了这个味精,还有人排队订购。卤料包虽然被人解开就知道里面有什么,但是从他这里拿货便宜,他又给拿纱布包上,分好了量,各个饭馆酒楼、或者是百姓自己吃,也会在他们家买。

虽说都用了这味精,确实饭菜更好吃了,但是厨子的手艺还是最重要的,都用了,就跟都不用一样,谁家好吃,那就更好吃,谁家难吃,提升了一点,还是留不住食客,食客只会去更好吃的地方。

可是每一家都用,谁家不用,那就更不好吃了,生意只会更加冷清,这味精还帮着铺子提高了客流量,自然还是要买的。

不仅饭馆用味精,周围的摊贩也想着来跟他买些味精,但是数量有限,周围摊贩只能几个摊位拼一包味精用。

赵黄虎想要买味精,顾安知却不卖给他。

还有那卤肉、卤下水的料包开始售卖开始,许多人就自己在家里卤,或者多了许多挑着担子去卖卤下水的。

以前集市的人不敢惹他,不敢跟他做同样的生意,但是挑着担子去集市外面卖,他就管不着了。

他也就是个师爷的小舅子,做不了那手眼通天的事。

顾安知最开始想着,创建一个品牌,必定要有个品牌故事,才更有话题性,也更容易打响知名度。

他还未想出故事来,没想到他与赵黄虎的过节,却成了他们的品牌故事。

大家提起这个味精的时候,都要先说一下顾安知和赵黄虎卖卤下水,结果赵黄虎偷了顾安知的配方,顾安知一气之下鱼死网破,开始售卖调料,而这卤料中很重要的味精,是他们家祖传配方,赵黄虎能偷的了别的,却偷不走味精,现在家家户户都能自己做卤下水了,谁还买他的?

虽然顾安知的卤下水生意受到了影响,但是那味精几天出一批,一出来就卖光,靠着卖料包和味精,平均每天能赚将近二两银子。

这个品牌故事很有意思,跌宕起伏,好人有好报,坏人得到了报应,人们喜欢听,也喜欢传播,传播的过程中就自动帮助他打了广告。

天天都有人来催顾安知,让他们不要摆摊了,摆摊能赚多少钱?还是赶紧去做味精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