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穿越种田养夫郎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第十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十五

回到村里,两人听到二叔二婶说村长通知全村人都去祠堂:“听说县衙来人了。”

“咱们村发生命案了?还是有罪犯跑到咱们村藏起来了?”顾安知问二叔。

“你想多了,是朝廷发现了新的粮食,要求每个县都要种多少亩,还有规定的产量,官府为了完成上头的命令,来咱们村叫咱们种呢。”二叔跟顾安知说,“以前你傻,可能不记得了,他们来了三次了,但是没人爱种。”

“是什么粮食?为什么没人种?”顾安知问。

“听说是什么红薯,二十文钱一斗的价格卖给咱们,若是产量翻倍,朝廷则以三十文一斗的价格收购,种几亩地,还给免除几亩地的税。”阮白泠以前也听说过,只不过他们家爹娘身体不好,他们两个哥儿今年也要嫁人了,家里一共两亩地,爹娘种粮食都忙不过来,哪里有多余的地种这些没有种过的东西,能长出来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说自己能翻倍。

“红薯,这可是个好东西,这么好的政策,为什么来了三次都没有人种?”顾安知还以为大家得抢着种呢,现在没人也好,没人跟他抢了,不如自己全买回来种上。

现在麦子价格一百文一斗,一斗差不多有三十斤,而三十斤的红薯就只要二十文钱,朝廷还以三十文的价格收上去,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而且一颗红薯的就能种出一大串红薯,可不是翻一两倍那么简单,说不准是十几倍。

他穿越前,看过自己外婆种过红薯,家里虽然有钱了,但是老人家还保留着种地的习惯,在别墅的院子里开了一片菜地。

这红薯种植方法跟种土豆还不一样,土豆是切成块,放进土里自己就长了,红薯则要麻烦一些,需要先让红薯发芽长出红薯藤,然后将滕掰下来,种植进土里。

一颗红薯至少能发五六颗芽,多则七八颗,一个红薯就算种五颗滕,五个红薯藤长大了,能结一大串,至少得有三四个大的吧,五个滕至少结十五个红薯,那就是十五倍的产量!

发财了!

就算朝廷不收那么多,冬天也可以卖烤红薯,或者做点心、做粉条,当粮食自己吃,也比买粮食吃划算,正好他们家穷,这是上天给他们解了燃眉之急啊!

阮白泠看他表情,猜到他想种:“咱们家没有多余的地了,就连菜地也种满了。”

“没事,可以开荒地。”顾安知在春种的时候听其他村民聊起过,朝廷鼓励开荒地,开了荒地,上报给村长,村长统一到官府写一封地契文书。

“村里的好地都让大家占了,再说开出来的荒地也得养一养才行。而且现在草都长出来了,还要先除草……”阮白泠心说怪不得顾安知不让他做卤下水了,现在他也不想让顾安知开荒种红薯。

二叔也劝他:“这红薯产量如何,是从树上结下来的还是像西瓜一样结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如果种不明白,全死了,不仅不会减免赋税,还要补觉二十文一斗的钱,而且这红薯可是朝廷发下来的,如果种不好,万一官府怪罪下来可怎么办?咱们小老百姓最怕跟官府有牵连了。”

顾安知心说怪不得没人敢种了,一听补钱,那不是要了大家得命么?一个没种过的东西,竟然还要人补钱,到底是哪个大官一拍脑袋想出来的馊主意?

估计是怕大家以二十文钱的价格买走,然后自己吃了,所以才提出补钱的事。

但是朝廷如果聪明点,应当先找试点免费发放红薯,鼓励种植,种多了之后推广,让全国都知道这红薯的味道、产量,百姓们口口相传,看到别人种的多了,赚了钱了,自然就会跟风种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要赔钱,谁敢贸然尝试。

“咱们家还有多少钱?能不能借我一钱银子,我买十斗回来。”顾安知有些激动。

“十斗?三百斤红薯?咱们两个能种过来吗?而且官府的人也没有十斗。”阮白泠感觉他又犯傻了。

而且二钱银子,都能租一个月的摊位了。

今天买了肉、鸡蛋、鸭蛋还有黄豆,花了将近一钱银子,这段日子赚了三钱银子,现在手里头有两钱银子,加上过两天去县城赚的一钱,也不过三钱银子。

一钱先租一个月的摊位,再买些麦子磨面做凉皮,剩下一钱留在手里用作生活费和以备不时之需,若是被顾安知买了红薯,那家里就没有钱了。

更何况,若是种坏了,等到秋收,还要补钱上去,他们的凉皮生意能不能赚钱都是两说,万一到时候交不上去,还不得被官府抓走,关进大牢!

到了祠堂门口,官差面前只摆放了三斗红薯,农官还在劝说村民们种植,软的不行来硬的,给村长施压:“其他村子都种了,偏偏你们村一斗都不种,这是成心让县老爷不痛快啊。”

村长冷汗都下来了,心说不如自己家种了算了,别为难村民了。

陆远之也想种,他们家虽然没有能种地的劳动力了,但是可以花钱雇人,若是种的好了,说不准以后考中了,面圣的时候还能提一嘴,在皇上那留个印象。

“我全都要了!”顾安知高喊一声,村民们赶忙让开一条路,想着这个大怨种种了,就不能让他们种了!

“你全都要?这九十斤,你们家有这么多地可以种?”农官问他,“你家有几口人,几亩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