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风’许多人在听到这个名字时脑海中一瞬间都会浮现出一个唇角含笑,如清风朗月般的少年。但在霁月的笔下,主角的性格与清风朗月可沾不上半点边,幼时亲眼目睹何家上下五十六口人被屠,少时好友为保护他而下落不明,苦难造就了何清风过于沉稳的性格。
相较于璃月传统武侠小说的单男主叙事,风雪不归人采用了双男主叙事,以何清风和顾南衣的视角展开一副江湖风起云涌与朝堂明争暗斗画卷。
万叶幼时家中也算得上藏书万卷,其中他最钟爱的便是那些侠义小说。他痴迷于那些主角凭借高强武艺,锄强扶弱、行侠仗义的故事。尤其钟爱《琅邪之鬼》,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勇往直前,不断磨练和成长。
但是《风雪不归人》和万叶之前看过的武侠小说都不一样,或者可以这样说文中的主角是无能为力的。读者跟随主角的脚步看见了食不果腹的苦难大众,看见了怨声四起的江湖。主角行走其中有心却无力,跟随他的视角,万叶似乎也感受到了主角的愤懑与不甘。
另一个主角难得的是以敌对阵营为视角展开叙述的,江湖的力量过于强大,甚至威胁到了皇权这难免会使身居高位者心生忌惮。
传统的武侠小说是通过主角所解决的事件给读者带来一种爽感,至于《风雪不归人》万叶给出的评价是不能深看。一旦细看,就会发现主角青梅竹马的玩伴是设计的一环,连好友的下落不明好像也在背后之人的掌握之中。
霁月这几天被北斗催稿催到自闭,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这几日她一直都在躲着北斗。然后,霁月惊恐的发现催稿的人更多了,芙蓉每次看向她时欲言又止的样子,海龙时不时就在霁月面前晃荡,话里话外都是《风雪不归人》的续集……
万叶神情忧伤,枫色眼瞳温柔的注视着她,“一些人认为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写照。”
“比如《克丽洛斯之梦》的作者就被枫丹无良小报爆料,本人似乎患有孤僻症,经常做出一些怪异的不合常理的行为,和书中的克丽洛斯似乎有重合之处。”
“那么,霁月,你为什么会写《风雪不归人》呢?”
拯救者以己身承他人之苦痛,心之所系,乃深沉之责也;志之所向,乃正义与公平之求也。霁月恰如一叶浮萍,万叶也只不过是想伸手拉住霁月,不让她向更深的无名之处滑落,正如北斗收留他。
这种有着拯救者心态的人霁月在过往的旅途中遇到过不少,而在某些时刻,她自身也会偶然成为别人的拯救者。
为什么会写这本书?这是一个很笼统的问题,面前的人神色专注,眉眼温和的注视霁月。
虽然霁月现在还有着孩子的心态,可她确确实实已经度过了几百年的时光了。
霁月抚上万叶的脸庞,属于儿童的手掌柔软而又圆润,她犹豫了一瞬,还是决定实话实说。明明站在万叶面前只是个孩童,可恍惚间他却感觉在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对话。
“我见过易子而食的人们,那大概是在深渊战争过后的事情了。”
“我曾跟随我的家人目睹过这片土地上的苦难,见过身患魔鳞病而痛苦呻吟的人,见过瘦弱的孩童因饥饿只能蜷缩在母亲怀里,见过兄弟反目。”
“我也去过失去信仰的村庄,去过听不见一丝风声的烬寂海。距今为止,我已经见过太多太多的苦难。”
“所以,我只是想用文字来记录点什么而已。”万叶愕然的睁大眼睛,他在过往路途中并非没有遇到过长生种,他们大多有着一双写满故事的眼眸,有些立于远处,冷淡而疏离的观察他,有些走上前来好奇的同他探讨当世社稷之演进。但从来没有哪一个同霁月一样,有着一双澄澈的、不染纤尘的眼眸。
今日海面难得无风,月光如细碎的银鳞,随着波涛的起伏而闪烁,无数颗微小的星光在水面跳跃。万叶想他该说些什么呢,可任何安慰的话语在霁月厚重的岁月中未免也太过于苍白。
像是察觉到了万叶的心思,霁月笑道,倒是回归了平时孩子气的模样,“今夜月光正好,正适合吟诗一首。”
“让我想想碧波万顷映清辉,月影婆娑梦自飞。点点星辰随浪舞,悠悠海韵伴潮归。”(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