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比邻与天涯 > 第1章 引渡

第1章 引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们到家的时候还没天黑。迎接我们的是奇异的雕塑。几股水流般的条状物交缠成镂空球状,青铜色泽,立在高台上,没有任何文字介绍。

“这是纪念碑,十几年前建的,那会儿这里还没这么冷清。”

广场上只有些小孩在玩耍。凉皮摊子旁边,站着个一脸严肃的老人,不知是在盯那雕像,还是眺望迁徙的鹤群。

“纪念什么?”

“纪念引渡计划。”

刚刚在电车上,我已向小祁解释过。引渡计划,是一个持续十数年的科研项目。是我们探索其他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年,编号D35的世界成为焦点。种种证据表明,它与我们的世界极有可能是孪生关系。

“就好比同卵双胞胎,两个人会长得很像,还会有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强烈的。你听说过,双胞胎之间会有心灵感应吗?”

小祁点头。

“孪生世界之间,也是类似的。有两个原因能解释研究D35世界的热潮。其一是,找到两个世界间天然的桥梁,信息交流已经不足够了,还需要真正的物质交流,比如……让人们在两个世界之间往来。”

“这就是引渡吗?”

“引渡只是单程的,也只是一个开始。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学校都争着设置引渡相关的专业。”

小祁点头,小声说,“我实在搞不清,‘引渡语言学’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右边站着的一个青年神色焦躁,似乎忍不住要和我们辩论。我假装没看见他,转移了话题:“第一个原因是,两个世界之间可以建立联系。第二个原因是,两个世界的个人之间也可以建立联系。”

“所以传言是真的吗?你可以在那边找到另一个自己。”

“我觉得戏不大。”

这下不止一个人盯着我们看了。

我小时候见过一个车上的巡视员,头发银白,个子很高。不在车上的时候,她就去研究所里转悠,有个绰号叫所长。她虽不是所长,有人说她以前是要员的警卫。在我想象中,覃大姐变老后也是这个样子:一级一级地慢慢上台阶,眉毛依旧如鹰一般锋利。

覃大姐名叫覃蝶,据说曾是随军的学者。她的领队和老师叫做鸿野。鸿野上面的军官倒台后,他就回国办了天水研究所,想借机把军队里的研究成果再翻新包装,然而很快就去世了。覃蝶回国几年后,接过了天水研究所的任。

雕像掠过窗外,停下了。我及时拉着小祁下车。

最后一群鹤滑过天际,刮起了晚风。一辆电瓶车冲我们而来。

“你想的真周到,一辆车怎么载两个人?”

青年下了车,摘帽子扇了扇:“只能委屈你跑步了。”

我对小祁介绍:“这是何询,他带你先回去吧。”

我没有跟在他们后面,拐弯去了附近的公墓。

公墓依山而建,逐级下去,在第九排,逐个找去,我认出了熟悉的白碑。夜幕下,她的小照看不清了,但我知道上面刻的字。“慈母、爱妻菲利亚之墓。”

母亲来自一个遥远的世界,比D35更遥远。我不能将她遗忘。

房子是覃大姐的,她当初照顾我母亲,母亲走后,我和父亲还是住在她那儿。一半的童年就是在这房子里度过。何询说,她已很久没回了,房子有熟人借住。这一晚,屋里没人,桌柜上却都没沾尘,角落里积了些狗毛。

桌上放了个相框,小祁坐在桌前写明信片,我跟他说:“右边就是覃蝶,和她的学生们。”

她真心地笑着,戴着墨镜,护着那对被热带阳光刺伤的眼睛。

“背景里的是水吗?”

“那是天。”我再一看,也不由得产生错觉。背后真像有茫茫的水波。

“这就是天水。”我想起来,这也是此地一绝,“我们明天就去天水谷。”

第二天我们先去了研究所。巨大的支柱在顶棚和地面之间形成“工”字,实验设施和楼房都建在地面以下,环抱着绿色的天井。

“这里没有引渡的实验室吗?”走过了大半地方后,小祁问道。

“以前有。”何询看了看我,“我们当然基础更好,只不过,现在核城集团的势头实在是太大了。”

“核城那边的研究所,我可就进不去了。”小祁一笑。

“别说你,就连覃蝶去了也得被挡在门外。他们可真是……”何询一摇头,“那,你们想去我的地盘看看吗?”

何询跟我们讲生物部门的轶闻,又提起前几年的克隆事件,一位研究员以搭档和自己的基因,先后做出了两例克隆人,我寻思着,假若事情属实,我小时候见过这姐妹俩,就在研究所配套的学校里。现在新闻已沉寂,其中一人还活着从事研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