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还是未婚的男女,做事总要有所顾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到了山脚下,王羲之将郗璿放了下来,让她坐在一个石凳上,找人去通知郗家的人。
很快,郗家的人便赶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人是郗愔,他面色不太好,刚刚一直被庾翼缠着,好不容易寻了个机会摆脱了他,出来找郗璿,结果半天都没有找到。
任雨都被支走了,说明郗璿是和王羲之单独在一起的。
郗愔心里本就有些担心,结果别人跑过来跟他说,郗璿还受了伤。可想而知,他到底有多着急,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见到郗璿没什么大概,郗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仍冷着脸问:“怎么回事?姐,你怎么会受伤?哪里受伤了?”
他直接忽视了王羲之,把他当空气。
王羲之行事从来都是低调内敛的,也从来都把郗愔当成一个未长大且脾气暴躁的孩子,自然不会跟他计较。
郗璿道:“不小心在山上扭伤了脚,不妨事,多亏了逸少公子帮忙。”
郗璿这样说,是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郗愔却哼了一声,道:“好端端的,你怎么跑山上去了?莫不是被某个心怀不轨的人诓骗上去的?”
这么明显的针对,王羲之不会不懂,郗璿偷偷看了一眼王羲之,见他面色不改,知道他没有放在心上,松了口气,道:“哪有你这么说话的。我脚崴了,疼死了,赶快回去吧。”
因顾忌着郗璿的伤势,他们跟王羲之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回家了。
**
一方面是自己喜欢的人,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嫂子周氏。
当郗璿在身边的时候,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感性占据上风。当周围没了人,他越琢磨越觉得对不起嫂子,理性占上风。
王羲之思前想后,纠结得不行。
他站在床边沉思,眼睛盯着远方的风景,右手手指在衣襟上不自觉滑动。
这是他自幼便有的习惯。
年幼时,他们一家并没有待在乌衣巷,而是住在晋陵县。
相比于那些手握重兵或者权势滔天的叔叔伯父,他父亲在朝中只是个微末小官,相应的,他们家也只能算是王家不起眼的一支。
原本一家也是其乐融融的,某天父亲意外身死。本以为那些亲属会顾忌亲情伸一把援手,但那些人却冷眼旁观。
因此,他和哥哥、母亲三人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日子。
那个时候,最紧要的是解决温饱的问题,没有多余的闲钱买笔墨纸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