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晋州,陶念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不似回东青那么复杂。
她在晋州生活太久了,即使已经离开了七年,还是对这里秋风的温度,空气中的干燥,甚至是方言,都那么熟悉,甚至亲切。
摆渡车碾过机场跑道边的狗尾草,风里裹着晒干的青草的味道。
真神奇啊,竟然莫名产生了一丝归属感。
尤其是到了停车场附近后,看到远处那件雾蓝色风衣扬起衣角,远远地向她挥手,还有林知韫那张熟悉的脸,由模糊到清晰。
心里满满的。
林知韫的皮鞋跟敲在地面上,哒、哒,比她记忆中的节奏快了半拍。
接过陶念的行李,拉开后备箱,蒋珞欢和女儿茵茵坐在后排,“这是我高中同学蒋珞欢,在晋州财务局工作,这是我干女儿茵茵。”
扎着草莓发圈的小女孩从后座探出头,发梢沾着棒棒糖的葡萄味:“姐姐好漂亮!”
“叫阿姨。”陶念屈指轻弹茵茵头顶的蝴蝶结。
陶念从包里拿出那个天武山绿茶的空瓶,递给林知韫,“林老师,你要的特产。”
“所以,东青市的特产是……塑料瓶?”林知韫接过瓶子,看到瓶底沉着几粒细沙,她睨着陶念,狭长的双眼仿佛在说“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
“东青市环海,所以特产是大海,还有,海边的空气。”陶念对上她的视线,笑吟吟地说,“我特地去海边装的呢,林老师不会不喜欢吧。”
“喜欢,喜欢极了。”林知韫的太阳穴跳了两下,将瓶子塞进了储物格。
蒋珞欢看着林知韫沉着脸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憋笑了一路。
印象中,都是林知韫气定神闲地说别人,经常让身边的人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高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总说林知韫高冷寡言、冷淡疏离、不会关心别人、脾气也不怎么好。很多时候自己和她开玩笑,要么根本get不到,要么生气了疯狂怼自己。
从前她还总觉得是林知韫当班主任管学生惯了,把工作中的习气带进了生活,原来是,因人而异啊。
“去哪儿啊?”蒋珞欢咳了两声,拍了一下林知韫的肩膀。
“去吃饭吧,”林知韫回头问,“茵茵想吃什么?”
“想吃汉堡。”茵茵回答。
“哪儿的汉堡呀?”林知韫将从储物格拿出一个铝制扁盒,将一块薄荷糖放进嘴里。
蒋珞欢想了想说,“晋大东门那家?上周家长会张老师提过他们换了新玩具。”
“王梓涵妈妈上周就带她领到小黄鸭了!”茵茵突然扑到前排座椅中间,“蓝色游泳圈的比黄色好看!”
“有别的安排吗?要不要一起?”林知韫突然偏头,看着副驾驶的陶念。
“我……”陶念想说她不爱吃套餐,但是听到蒋珞欢说,“儿童套餐可以打包,我们去吃别的,我跟老林岁数大了,已经不适合吃这些高热量食物了。”
“那边好像新开了一家火锅,据说还不错,每次都要排很久。”林知韫想了一下,“或者逛一逛小吃街也行。”
“薯条汉堡是高热量食物,那火锅……难道不算高热量食物吗?”陶念回头问,但是手上却系好了安全带。
“当然不算,火锅是成年人的慰藉。”蒋珞欢辩解。
林知韫指尖在导航屏划出三道路线,最终选中途经晋州湖的路线。
到了晋州东大门附近,蒋珞欢先带着茵茵去买儿童套餐。烤鱼店门口飘出卤水香气,电子屏显示四人桌还有四桌,预计至少半小时。林知韫问,“要不先去小吃街逛一逛,买点喝的?”
“好啊,想喝什么呢,知韫姐姐?”陶念故意拖长尾音,神色是很难得的调皮。
“……想喝天武山绿茶。”林知韫捏着手机壳边缘,咬牙切齿。明知道陶念是在开玩笑,可她的心跳却不太听话,越想压制下去,却越是疯狂叫喧。
“真遗憾,最后半瓶浇了我妈的君子兰,林老师不是说,用绿茶浇花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吗?”陶念以牙还牙。
陶念笑得明媚,眉眼弯成月牙,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林知韫,在夕阳的映衬下,甚是夺目。
可这么好看的嘴,偏偏说不出一句好听的话。
“那家新开的椰乳铺子。”林知韫然指向转角,“学生说他们家椰汁配武夷山茶底不错。”
走近铺子,发现里面也排了很长的队。
林知韫站在陶念身后,发现陶念盯着刚从店里走出来的外卖员——手里拿着水墨画的纸袋,上面的书法字体在霓虹灯下洇开淡淡金粉,写着“晋州”两个字。
排了快二十分钟,陶念拿着小票,要先回去看看。林知韫点了燕麦奶茶、草莓奶盖、和两杯抹茶椰奶,随后问店员,“那个纸袋……”
“不好意思,这个是我们的文创产品,只有外卖专用。”店员正要用塑料袋打包。
“那我可以买四个吗?”林知韫打开自己的付款码。
“可以,这里扫码付款,一元钱一个。”店员拿出了四个袋子,将四杯奶茶逐一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