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衔月照春山 > 第120章 开山吧!

第120章 开山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拢共十亩地,黄豆和芝麻各占一半,毕竟是野地头一年开荒,产量不算好,好在品质不错。

黄豆收了不到六百斤,豆子个顶个颗粒饱满,色泽金黄。芝麻差一点,也收得三四百斤,粒子挺饱满,乌油油的,看着也不错。

收割的时候,几个哥哥但凡没出去做工的,也都过来帮忙。刚分家头一年,地不如往年那么多,他们都紧着种稻种麦种粮食。

江衔月就想着,回头芝麻榨了油,正好给爹娘和亲戚们都送一罐,也是个意思。

至于黄豆,大概是村里有人瞧见,这边刚收完,那边南头卖豆腐的黄家娘子就过来说要买。

黄家娘子本姓李,她与江衔月有些渊源,正是江衔月大伯母的同族,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她为人精明利落,做生意倒也和气,商量着按照四文一斤的价格买下。外头粮铺收的最高价也不过三文半一斤,卖的时候最低就是四文半一斤了。

她丈夫往年跑去各乡收,质量不见得好,价格却没多少差别,既如此倒不如在这买,还少走不少冤枉路。如此,两边各有赚头,也都免了麻烦。

江衔月觉得可行,跟钟五商量了,自家留了些,卖了整五百斤出去,也卖了二两银子。

粮食收利落,冬天这一季他们想养养地,不打算再种,就胡乱撒些萝卜白菜种子下去。倒不指望长多大,主要是想等年下里吃些鲜嫩的小白菜小萝卜苗儿。

村里别家的地都种上了,钟五和江衔月两人琢磨着,不行就趁这时候雇人把山给清一遍。

毕竟说是免五年税,五年过得也很快的,尤其他们要种果木的话,起码得两三年才能见成效。若是种的果木品种不合适,还得马上改种别的。

说干就干,钟五又托着钟老金在村子里找人开荒,定的工钱是二十五文一天,不管饭,二三十个人就差不多。

他们之前往山上走过一趟,按地形和植被大致划了六片区域出来,每片二十来亩地,五个人忙活十天半个月就能收拾得差不多。

别的先不说,比起去码头扛包,这活不算累,给的工钱却一样。正好天冷了,码头上进港的客商也少,活计也不多,不少人都愿意干。

钟五还喊了蒋家兄弟,林家兄弟等几个平日里要好的来。

除了钟六要做生意外,钟家几个兄弟也都过来了,他们倒是实打实来帮忙的,只是江衔月想着总不能让人白出力气,先就说明白了,该给多少工钱就给多少工钱,不能让他们白搭力气。

钟大自然没有二话。

钟二钟三两个实诚人,还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说“不用、不用”。

钟四根本就没想到这茬来,听他们这样说自然也是连连推拒的。

钟五笑道:“这修院子收粮食的时候,就没少找哥哥们帮忙,后头还得打井,到时候还要找你们帮衬的,这就是咱们兄弟之间的情分,你们就是找钱我也没有的。但开山这个事儿不一样,这活儿不止咱们干,还找了别人呢,哥哥们若是不肯收钱,别人看着也不是那回事儿啊。”

江衔月也笑道:“若二哥再坚持,我们可要找别人了,便是掏了同样的钱,还未必能找着肯尽心的。哪有像你们这样的,诚心诚意为我们着想的,若是再推拒,那就是嫌钱少了!”

几兄弟也不好说别的,山上有他们和钟老金支应着,钟五都省了不少心。

这边山上忙得热火朝天,那边陶管也都做好了。

陶管是顾老实直接拉车送来的,摇水泵倒是早就做好了,之前钟五拉着芝麻去城里榨油的时候顺带就捎回来了。

赶得倒也巧,他才把陶管送来,第二天,就是钟五和和打井的唐师傅约好的日子。

一早,工人还没来上工的时候,钟五就先去山上转了一圈。

转这一圈也不为别的,就是看看有哪些树是可以留着的。就像刚开工那天,就在山后沟处发现了一株山楂树,他要是晚喊一声,那株山楂树就被刨断了。

钟五心里也有几分气,但做活的那人是个直愣子,也知道山楂能吃,还先把山楂摘了,就没想着问一问,这树要不要留。跟他一组的人乐意看他的笑话,也不提醒。

看见钟五,几人也有几分不自在。

钟五笑着提了一嘴,他们也应下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也不好再说别的。只把山楂树连根带土细细刨出来,移栽到后院。

他跟江衔月说了这个事,江衔月也是气。本来这几组人是自由组合的,但有了这个事儿,第二天人来上工的时候,她端着馒头出来,顺嘴就就找个借口,将六组人重新调一下,保证每个组里至少有一个有眼色心思正的。

钟五也连番往各处转着,又交代钟老金和几个哥哥,以及应雄他们帮他留意着这事,才算好些。

也幸亏他们看着,山里适合做砧木的几棵毛桃都留下了。两棵桑葚、几株山莓,还有几丛野山楂和酸藤果,钟五也移到后院。还有些酸枣,移到了山根下做围篱。此外钟老金还发现了十来根不错的木料,锯下来后也单独搁着了。

众人本来还有心想跟钟五说说,劈下来的这些木材枝条,让他们捆些回去当柴火烧的,因着山楂树的事,也不好再开口提。

倒是钟五发现,私底下跟钟老金提一嘴,让钟老金做了这个人情。大家自此更加用心做活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