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衔月照春山 > 第120章 开山吧!

第120章 开山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吃过晌午饭,钟五就去联系打井的师傅。

新溪里就有一户唐姓人家专门给人打井,据说手艺都传了几代人,如今打井的主力唐师傅就是从他爷爷手里接的衣钵,这几年都是他带着自家的几个儿子侄子去各处给人打井。

钟五问好打井的价格,心中盘算了一番。

他们盖房那个地方,因为离河不算远,加之植被茂盛,所以井一般不用打很深就能打出水。

像钟家院子里的井,就是两丈深,是他爹带着他们兄弟几个自己一点点打出来的,除了买砖石木材和工具的钱外,人力都是他们自己出的,自然不好估算成本。

唐师傅打井是按照井的深度算价钱的,两丈以内就是死价钱——三两银子,以后每往深处打一尺就加两钱,一丈就是二两。

钟五想着自家的井估摸也要打两丈深,算下来就是三两银子,这价格还算公道。

他又问起引水的事。奈何唐师傅从来都是给附近的农家人打井,往远处引水的事他也只是听人说起过,连见得都不多,更别说懂。

钟五跟他定好打井的时间,又去找铁匠看图纸。

如果铁匠那里估摸的成本低于打井的成本,他们肯定就要想办法把这个压水井弄出来。如果铁匠那里的成本高于打井的话,他们就再琢磨一番,看能不能用陶管或者竹子替代铁管做引水皮。

其实只要铁器价格不高得离谱,钟五还是非常想试试的,他媳妇儿画出图纸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东西很好用。

现在他们只是在家小范围尝试这个压水井,如果成功了,那以后是不是还可以把这个东西用到田地里甚至是山上。

而且,一压就能把水从低处抽上来,可比从深井里提水方便,也轻省得多。

这样他不在家,他媳妇儿又急用水的时候,也不会太费劲儿。

铁匠给出的价格比打一口两丈深的井贵一些,但也没超过钟五的心理预期,是包括全部的管道和手动摇水泵的。

主要还是管道,钟五家前后院引水的话,至少需要三丈长的管道,用的铁比较多,得三两银子。

至于手动摇水泵,虽然用不了多少铁,但是因为构造看着复杂一点,也得要二两银子。

如今还没确定好打井的位置,钟五便先跟铁匠预定了手动摇水泵和管道中部分必须用铁的零部件,至于管道部分,他再去找烧陶的师傅问问。

-----

烧陶的陶窑并不少见,白石桥附近就有一家顾家陶窑,做出来的陶器结实是挺结实,价钱也不贵,只是比较粗糙,这也不碍,正好符合钟五和江衔月的要求。

他们添置这些东西都是以实用为主,之前两人就在这里采购过许多新房要用的大大小小的水缸、坛子、罐子之类的。

这次钟五依旧过来这里。

当家的窑主叫顾老实,看过钟五带来的草图,他思忖片刻,老实道:“这能做是能做,但是我这个窑最长就能烧六尺长的管子,你要是想再长一点,得烧出来自己接到一起去。”

这个钟五和江衔月商量过,不是什么大问题,实际上能烧六尺长就已经超出他们的预料。

“那就劳烦您制陶坯的时候注意下接口的尺寸,一定要能确保能接上,还要在接口的地方留两个这样的卡扣,这样做出来了我们才好接。”钟五指着图纸道。

弄出螺旋状的接口无论对铁匠还是陶匠来说,难度都比较大。

他们这个管道是要埋在地下的,两人之前商量的时候,就打算用管子套管子,接口处用榫卯接上。

这样的话,就是接口处缝隙做大了,也可以叠些皮子之类的塞住缝隙,但要是做小了,管道就完全派不上用场。

顾老实看了一会儿,觉得能行,就点点头补充道:“小哥儿,我过几日开窑的时候先做两段试试,你看着要是行,我再给你全做出来。要是不行,也不耽误你另请高明,那两截儿的工费就当我搭进去的,也不要你出。”

这话说得实在,钟五没什么不放心的,他笑道:“您的手艺十里八乡都清楚的,您尽管做就是,就是尺寸大一点小一点,只要不裂不碎,一二十段我也都要,自有用到的地方。只是尺寸对不上的,价钱上您就要让让。”

他们后院还要引水,灶房里、浴房里的废水也要往外排,中空的管道确实需要不少的。

顾老实喜笑颜开,“放心,放心,我尽量给你做得严丝合缝的,不管合得上合不上的,我都不多收你的,你按水缸的价钱给我就行。”

水缸是七十文一口,这个价钱不算贵,钟五直接付了半两的定钱。

这些材料定好,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做出来。正好半月汀的黄豆和芝麻都熟了。

这东西一旦成熟就经不得晒,否则果荚就会炸开落到地里,钟五和江衔月两人又张罗着收割。

钟老金见天在附近放牛,看着他们两口子动作不紧不慢的,心里急得不得了,一见他们拿了镰刀去收,也赶紧回去拿把镰刀跟上帮忙。

黄豆和芝麻到底比水稻收割起来容易些,几个人忙活起来也快,回来直接摊在院子里,正逢连日晴天,很快就能晒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