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到我家吃,过段时间我到你家喝,吃剩下的饭菜也不能浪费掉,人人自带马夹袋,分好打包带回家,还美言说“带回去喂狗”。
在农村,这变了味的随礼,愈演愈烈,真不知这社会的败俗什么时候能减少或停止。
不过,沿海村庄多数出国人的家庭,就有点特别。就是光请客,不收红包,就是让你白吃!
因为,出国的人不管在国外经济条件如何,总比国内好吧?所谓“港客 ”、“众国客 ”或“番客 ”就是在现在,也还是算有钱人,都要装派头。若收礼收红包,就没面子了!
像我和标富这样的收入,要培养大女儿上大学,供小儿子上中学,还贷,应付人情,今年就好像力不从心,还从二女儿那里挪用了三万元。
还好,二女儿美美挣点工资,拿了工资帮我的忙。
她读完初中,就去上海大宾馆前台当服务生,因为自学英语,且口语不错,接待外宾业绩好,升为前台经理,工资加奖金可有八千以上收入。
所以,还能给我点钱帮我一点忙。
不过,人情世故,也不是老让我出份子钱,虽然每年花在亲朋好友的份子钱要一二万元,请来请去最密集的可能是这十几年,加起来人情世故出去十万二十万。
但我想自己的两个女儿结婚宴请也能收回十万八万的。
儿子以后结婚请的人更多,凡是以前请过我的人情,在这次也都要一 个不漏的反请回来,就是说儿子请客更能收回红包八万吧!
算起来,也不会吃亏,更何况人情世故不能少,也躲不开。这种金钱往来对我来说还算得上良性循环了。
有人送来请帖,我和跃进商量包红包的事,正说着,张安娜打来电话。
跃进有点紧张,心想:“我在榕州,她就跟踪了? ”
“你电子厂的老职工陈师傅去世。 ”安娜说。
“你怎么知道的? ”
“詹师傅告诉我的。 ”
“包一千吧! ”
接完电话,跃进叹了一声。
不知从某年开始,中央规定,一般领导去世了不开追悼会。搞得底层国营单位也学着不开追悼会了,单位的工会也不再发讣告。
现在单位的老人死了,都是靠耳闻互传,才知道的。不然,就这样黯然无声地离世,也就没人情份了。
嗨,陈师傅,几十年的老同事了,要是詹师傅不敢传话,他就不知道,老人家便悄悄地走了。
读者可能会问:詹师傅不敢传话,又会怎样?
传话,让普通关系的同事知道了,就要包钱呗。而且,还要问问平常和陈师傅来往的、普通关系的朋友包多少?你就跟随呗!
跃进是有所不同,他基本上算是陈师傅的徒弟,平常又有来往,就是有礼尚往来啊!
第二天一早,跃进送我回去,他自己又匆匆忙忙赶回了家。他老婆正等着他回来过端午节呢。
他知道我买了新房之后,就跟我说:“您干脆把银行的贷款给还了吧!”
我说我只能凑到两万元,因为我老公一点钱也没有,没办法一下子还清银行的房贷。
他说,他把准备在绿岛买店面的钱拿了八万给我,而他慢慢按月还那买店铺的贷款。
我说:“那怎么好啊?你自己要还店面的贷款,而您的钱却被我挪用了?”
“不要紧的,我过两年也就能还掉了 ”他安慰我说:
“我帮你先把房贷还清了,不然您月月都要还,负担是很重。 ”
跃进心想,为了帮我,他虽把买店铺的钱给挪用了,但他的经济能力还是没问题。主要是不让张安娜知道就好了。
可是,安娜会她真的会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