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徐姑姑出宫的日子。按照约定,纪明珠带着纪明月来到尚服局,准备将她引荐给徐姑姑。两人远远就看到徐姑姑忙碌的身影,她不愧是尚服局里的大忙人,来找她的人络绎不绝,简直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纪明珠似乎已经提前和徐姑姑打过招呼,徐姑姑远远看到她们,便和身边的人打了个招呼,朝她们这边走了过来。
“徐姑姑好!”纪明珠率先行礼问好,语气恭敬。
纪明月也紧随其后,学着纪明珠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说道:“徐姑姑好。”
徐姑姑不愧是宫里待久了的老人,脸上挂着亲和力十足的笑容,嘴里却说着客套话:“明珠啊,咱们都这么熟了,你还这么客气干嘛?”
纪明月何等精明,一眼就看出徐姑姑这话说得十分违心。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都表明,她十分享受别人对她的恭敬。纪明珠和徐姑姑打交道多了,自然了解她的性格,所以并没有轻信她的客套话,反而更加恭敬地说道:“姑姑心善,咱们也不能没有规矩啊。姑姑,这就是我那可怜的堂妹纪明月。这次带她来,就是希望姑姑可以可怜可怜她,让她走走您的门路,攒点出宫后养老的银子。”
徐姑姑这才温和地看向纪明月,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显然,徐姑姑也知道纪明月被亲人骗得分文不剩的惨事。更准确地说,这件事在宫女们中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过,大家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谈论得多了,难免会物伤其类。再加上原身是个孤僻的人,混得也不怎么样,所以渐渐地,也就没人再提这件事了。
纪明月敏锐地捕捉到了徐姑姑眼神中闪过的那一丝怜悯,立刻抓住机会,打蛇随棍上。她再次向徐姑姑行礼,语气中带着几分哽咽:“请徐姑姑您可怜可怜明月吧!这世道,连自己的亲人都靠不住。等明月年岁到了出宫去,估计只能饿死街头了。”
这几句话说得十分令人心酸。宫里的宫人,表面上再风光,也难免经历与家人分离之苦。纪明月的话触动了徐姑姑的心弦,让她心里生起了一丝同情。只见徐姑姑叹了口气,安慰道:“好孩子,哪就像你说的这么惨了?既然你求到姑姑这里,姑姑能帮你的一定帮。”
纪明月哪里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她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哭诉:“谢姑姑善心!明月一直仰慕姑姑的本事,觉得您能干极了。明月如果能在您身边学到您百分之一的本事,出宫后也能找到条活路啊!”
徐姑姑被纪明月这番恭维说得内心欢喜,面上却还要装作惭愧的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纪明月又说得如此恳切,徐姑姑就算心里不是十分情愿,也不得不答应后日出宫带上纪明月一起,让她“学一点本事”。
纪明月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内心十分欢喜。但她也知道,徐姑姑是一时冲动,又碍于面子才答应的,事后很有可能会后悔。于是,她站起来再三感谢徐姑姑后,便和纪明珠一起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纪明月装作感激徐姑姑的样子,一直在说徐姑姑的好话。其实,她是在故意传播“徐姑姑后日要带自己出宫,让自己跟在身边学习”的消息,防止徐姑姑事后反悔。
果然,事情如纪明月所料。在她和纪明珠离开后不久,徐姑姑就后悔了。她越想越觉得纪明月是故意让自己带她出宫的,害怕纪明月真的学到自己的本事,便想耍赖反悔。然而,没过多久,她就听到宫里到处都在传“纪明月感激徐姑姑要带她出宫学习”的话。徐姑姑心里憋屈,却又不好反驳,只能被迫带上纪明月一起出宫去了。
纪明月在得知自己可以出宫后,立刻回去准备。之前她不知道自己能出宫,只是托人购买了一些材料。现在既然可以亲自出宫,她便打算亲自做点东西出去售卖。
其实,纪明月早就打算出宫亲自售卖点东西。自从穿越过来不久,她就开始准备了。她发现,在她们居住的宫室后面有一大片竹林,于是她早早地就开始制作折扇。不过,受制于材料有限,纪明月的制作进程十分缓慢,折扇的质量也不算十分好。但她相信,这一把折扇拿出去,一定会得到那些文人墨客的追捧。毕竟,这是经过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考验的好东西,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它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