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月见欧洁情绪稳定下来,便问道:“这个钱你怎么送出宫给自己的家人呢?”
欧洁解释道:“这月末是太后娘娘的千秋节,宫里会恩准宫人在为阳门和家人会面。到那时,我就可以将攒下的银子拿给弟妹了。”
纪明月这才明白,为什么徐姑姑要出宫去。大概率是为了太后娘娘的千秋节做准备。现在出宫的机会有了,但买材料的银子又没有了。纪明月心里盘算着,要好好计划一下怎么利用这次机会开启自己的刺绣事业。
眼看就要到徐姑姑出宫的日子了,纪明月已经决定和欧洁一起搞刺绣。现在最要紧的是把采购必需品的银子凑出来。通过观察,纪明月发现宫中会识字的宫女并不多。她们大多数都是贫苦人家出身,没有什么识字的机会。虽然宫里开设了免费的课堂,但去识字的宫女并不多。一是因为宫中大家无事时只想着赶紧休息,识字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来说是极为困难的,久而久之大家就不愿意去了。二是因为讲课的和听课的基本上都是宦官,许多想去识字的宫女觉得不好意思而不敢去。
纪明月认为,这些宫女绣的帕子无论是技术高低,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没有灵气。无论是什么图案,都有一种死板的感觉。欧洁的刺绣是纪明月穿越到这里见过的最有灵气的,但其他宫女虽然掌握了刺绣的技术,却受制于眼界和见识,绣出的帕子并无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纪明月有心让欧洁传授宫女一些基本配色和刺绣的技巧,既能挣些银子,也可以为后面摊子做大了做准备。欧洁即使技艺再高超,凭她们两个也没办法绣出太多。培养一些帮手,大家都能从中获利。利益的连接有时候比感情更可靠。
但纪明月现在并不打算这么做。首先,在这个技术垄断的时代,纪明月并不想当冤大头。其次,现在时间紧迫,宫女们手中的绣品基本上已经完成,没办法做大的改动。
纪明月想出一个主意,那就是根据大家手中帕子的图案,搭配相应的诗句。还好纪明月在大学时期迷恋过一阵瘦金体,绣在帕子上也好看。现在时间紧迫,打定主意后,纪明月就去找欧洁商量去了。
欧洁听到纪明月给自己画的大饼,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忐忑地问纪明月:“纪姐姐,咱们这个刺绣事业能成功吗?”
“当然了!”纪明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你的绣活那么好,再配上我的主意,咱们两个一定可以的。等咱们两个都出宫了,还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欧洁听了,仿佛看到了纪明月描绘的美好未来就在眼前。她拉住纪明月的手,激动地说:“嗯嗯,我都听纪姐姐的!”
纪明月让欧洁把手里已经完成的绣品都拿出来,从中间挑出一张绣着荷花图案的帕子。她在空白处写上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整个帕子顿时显得文艺了许多。
欧洁凑上前去,看到纪明月写出的诗句,虽然她不懂这句诗的意思,但丝毫不妨碍她惊艳于纪明月用瘦金体写出的优美文字。她惊叹道:“纪姐姐,你写的真好看啊!加上这句诗,感觉整个帕子都不一样了。”
纪明月内心感到开心,但为了维持人设,她假装害羞地解释道:“写的一般啦。以前在家时我就爱读书写字,但父亲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我想明白了,咱们身为女子必须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俗话说‘技多不压身’,如果我没有读写的本事,咱们现在怎么赚钱呢?同样的,如果你没有这刺绣的手艺,你哪来的银子给你娘看病呢?所以咱们要不断学习,每多学一个新技能,将来就少一个求人的时候。”
欧洁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崇拜:“嗯嗯!纪姐姐你说的真对,我以后也要像你这么厉害!”
纪明月笑了笑,拍拍欧洁的肩膀:“这好说,咱俩有机会可以一起去宫里教大家识字的地方看看,我也一直想去见识一下。话说远了,当务之急是你先把这句诗绣出来,然后咱们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欧洁点点头,立刻翻出自己刺绣的篮子,开始着手刺绣。纪明月坐在一旁,看着欧洁专注的神情,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她知道,这只是她在这个陌生世界迈出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她会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