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春日絮长的午后,两个人倒是说了许多话,聊天气说树上开的花不多,到城里的哪家烤鸭口味重,放盐不要钱,接着说到刚带回家的小姑娘的名字。
之前在乡下只听见王秋霜喊的囡囡,也没有人叫过她的大名,现在倒是能小宝小宝的喊,但以后长成大姑娘了也不能天天这样叫人家。
“我这两日翻了翻古书,给闺女取了个名字,”顾潭渊说:“你看好不好。”
“什么古书?”名字倒是不着急,宋月朗倒是更好奇顾潭渊家里有什么古籍孤本:“你之前”
“黄花录,”顾潭渊老老实实:“听说是前朝一个落魄的世家子写的,写他和几个美人的风流韵事。”
这样的古书宋月朗倒没看过:“……好看吗?”
“一般,他写自己是个潘安,那些贵族小姐见他一面就情难自抑,不要名分也要求他春风一度,”顾潭渊哼了一声:“通篇瞎扯,那个王公贵族的姑娘大把的后生的等着挑,能看上他那个没钱没势的纨绔子!”
宋月朗小时候在学堂温书,背的是四书五经,偶然闲暇,看得也都是从古至今的诗文编纂。这些杂书他也知道,就是宋少爷鲜少交友,无人谈论,也不起什么兴趣。
现在顾潭渊提了这个头,宋月朗又问:“那你觉得瞎扯,怎么还要看。”
“这个……”顾潭渊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目光游移,说话含糊不明:“里面那些一夜风月的文段,写得倒还不错,用词精准,引人入胜。”
一夜风月,还是引人入胜,那顾潭渊入胜的时候,是个什么情形?不待细想,宋月朗抓着袖子,三月的天像是暑夏那样蒸气逼人,眸光闪了一下移向别处:“那还,还可以观览。”
“是,是还不错,你要看吗,”顾潭渊差点咬到自己舌头:“我,我,我那……”
“可以。”
“啥?”
“我想看看,你看的那本古文,”宋月朗说:“方便吗?”
“方便方便,我那一大箱,想看什么种类的都有,但是,”顾潭渊又补上一句:“那些书有的写的神经兮兮,写书的人是这样,看书的人可不是这样的啊!”
宋月朗懂他什么意思:“我不会因为书对你有偏见。”
“哼哼。”顾潭渊嘴角一翘,又开心了,世子殿下。
“但是你从书里想了个什么名字?”宋月朗想要是顾潭渊取的是黄花这样的名字,那也还是要再商榷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