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大门就在不远处,妇人还想嘱咐两句,那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传续香火的命根子,一眼不在跟前就放不下心,担心磕着碰着,哪哪都是差错。
不过那祖宗扭头就走了,招呼也不打一个,丝毫不懂母亲拳拳的爱子心。
男孩子嘛,有脾气好,这样才不会轻易任人拿捏,妇人笑骂了一声兔崽子,扭头下山去。
她家中有几亩田地,租出去给农户种粮食,每年的租金不少,日子过得也算宽裕。
不过还有二老侍奉,家里还有不少杂货,妇人早起送完独苗去书院,还要回家去洗衣做饭,打扫庭院。
刚刚下山,就有几个人围上来,都是隔壁邻居,你一眼我一语的让她赶紧去书院。
“他陶婶,快去书院一趟,刚刚来了人,说你家孩子在书院惹了事,正找你呢。”
“哎哟,那阵仗可不小,都是些五大三粗的男的,要不是我拦着,你家大门都要被那些人拆了。”
“快去看看吧,是不是孩子惹了什么事,还不定吓成什么样呢。”
一听孩子出了事,妇人慌了神,忙不迭的原路返回去。
实在跑得狼狈,平日里的体面都顾不得了,邻居看妇人如此,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
这家中年得了一个大胖小子,全家都当心尖尖那样的溺爱,把孩子养成一个娇纵的性子。今天摘邻居的花,明天怕邻居的院墙,还偷瞧小姑娘洗澡,被发现了父母还护着,实在是骄宠得不像话。
这会还不知道出什么事,众人嘴上不说,心里都等着看好戏。
到书院时妇人的发髻半偏,有些凌乱了,发簪都歪了,她扶着墙喘气,有人认出了她:“你就是陶天稀的娘,跟我来。”
那个人穿着简洁,走路又轻又稳,妇人不敢多言语,跟着绕过书院的七阁八廊,最后停在一间气派的大厅前。
带路的人向里微微欠身:“世子,人到齐了。”
这个地方妇人没来过,就是送孩子第一次来书院时,也只是在前庭的阁楼里,给小孩擦擦桌椅板凳,随后就离去了。
只见这间屋子又大又敞亮,四周都是高高的朱红柱子,墙上挂着字画,绘着兰草蝶舞的屏风后面燃着香,袅袅的白烟飘出来,味道也好闻的不得了。
这是先生们平日里休憩商议事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