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风得令,立马带了几个人登上城楼。
江州城比季浮生料想的受灾程度要轻。
虽然是震中心,但是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比预想的要少,灾难过后救助安排比起前面几个城也清楚不少。
预留了人守城门,其余人按照次序打散,清理废墟、寻找伤员、搭建粥棚,以及挖坑焚烧掩埋。
然后又开始挨家挨户的登记人口。
“死的人太多了。”
一日下来,头昏脑胀。
从官署中查到,城西约莫有一万一千口人,如今登记的只有九千多口,消失了两千多人。而这一日,从城西挖出来的幸存人口只有四百三十三,尸体抬出了一千多具,密密麻麻摞了起来。
“入夜了,搜救困难更大,叫各家各户认领尸体,然后挖坑烧了。”
季浮生说道,充斥着疲惫。
“火葬怕是会激起民愤。”跟着前来的常焱有些迟疑。
“再拖下去,尸体就臭了,吸引来蚊虫,容易发生疫病。”季浮生低声说道。
所以,这就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原因?
常焱清楚他的明主非常神秘,吃了小小的一惊后,他立刻反应过来为啥要他去干这活。
好好好,他又要去忽悠人是吧?
常焱能怎么办?还不是要忍着怒气继续干活。
黑色的夜。暖风席卷着燥热,裹挟着血腥顺着飘散。四周一片寂寥,哭泣声和呻吟声,在这种夜里毛骨悚然。
这江州城里埋葬的是冤魂,她轻轻的打了个寒噤。
她不愿意去想这江州城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可能会因为这一场灾难活不下去,她现在的心愿就是多救几个人。
季浮生举着火把,穿过城西,先去了伤员棚。
幸存的百姓大多都是伤患,有的伤势很轻,只是划破了胳膊或者腿;有的伤得很重,发起了高烧。
妇孺主动来帮忙照顾伤患,整个棚子里都是药的苦气。
“是太女殿下来了,太女殿下来了。”
季浮生刚进来,就有人兴高采烈地呼喊,刹那间整个棚子里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她的身上,不少百姓的眼里聚起了泪花,里面充斥着信任和依赖。
对这些百姓来讲,江州牧是好人,千里迢迢前来救援的太女更是大好人。
“大家好好养伤。”季浮生突然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回视这些目光,声音坚定又温和。
“大家连地龙翻身都活下来了,日子会越过越好。”
贵人一直离百姓很远,高高在上。从来没有贵人用这么接地气的话告诉他们,日子会越过越好。
在这种乱世,什么才是过的好呢?吃饱穿暖不敢想,只是想着能活着就算好了。可是由这个少女说出日子越过越好,他们却莫名其妙的想要相信,他们以后也会吃饱穿暖。
“太女皇是大恩人!”
“太女皇太女皇,千秋万代来救亡。五月地龙翻身处,正始贤明安万邦。”
不知道是哪个孩子突然说话,一时间所有的小孩子都唱起了流传的童谣,清脆的童声是那么稚嫩,如同刚出土的小禾苗,刚绽放的小花骨朵。
他们都是希望。
季浮生轻轻的笑了起来,这些遭受苦难的人也笑了起来,稚嫩的童声仿佛吹散了灾难的伤害。
……
季浮生出了伤者棚,又去了粥棚,询问状况。
统筹粮食和伤药的段知宜十分发愁。
刚刚春耕没多久,秋收还离得很远,江州城内的存粮明显不够支撑这段时日的。哪怕有雍州庆州汴州等地的运转,消耗也会增大,更不要提还有三方势力虎视眈眈。
“粮草不够,还有树皮有草叶可以吃,先让百姓活下去,况且江州城有粮仓。”
季浮生沉吟了片刻,说道。
"也好,只要活着总归有希望。"段知宜叹了口气,准备彻底清点一下辎重。
“对了,要是有不长眼的哄抬价格的,网罗些罪名抄了。”
临走前,季浮生脚步顿了顿,语气冷酷。
整个江州城在夜间依旧运转,季浮生又回了趟官署,看见了被五花大绑的主仆俩。
很明显,主仆俩没有饿着,也没有缺水。
因为男子一上来,就对她怒目而视,冷言逼问,“太女殿下爱民如子之言果真有误,竟然不分青红皂白一箭射杀我等。”
“哦,那你们死了吗?”
季浮生幽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