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安寺就在阜县县城外的半山腰。
江净凌在颠簸的马车里差点睡过去,终于,在晃荡的马车上坐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马车停下了。
“江娘子,到了。”
江净凌伸伸胳膊,揉了揉脖子,不禁有些想念现代的交通工具。
又平稳又快,对比这能把人晃吐的马车简直不要太舒服。
“总算到了。”
江净凌下车,被外边的场景还惊了一下。
她们此刻还在寺门外,距离菩安寺的大门还有一段台阶。
此刻已经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来祈福,还有一步一跪拜的。
江净凌没想到这里香火这么旺盛,车道两边马车放满了。
还有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马车。
排队的什么打扮的人都有,有绫罗绸缎的达官贵人,有粗布麻衣的平民,也有打满布丁的穷苦人。
似乎并没有因为出身就区别对待的情况,不管是谁,都在外边排队。
看到这种情况,江净凌心里不禁升腾起敬意。
佛法无边,这才是普度众生的具象化。
怪不得菩安寺香火不绝。
她让小梨拿着祭拜的香火钱,然后拿出了自己亲手做了三晚上的一盏七瓣莲花灯。
她问小梨了,阜县也有向神明点灯的习俗,不过一般都是点的寺庙提供的蜡烛。
江净凌一来希望自己亲手做的能更显诚意,另一方面也希望后来祭拜的人能看到。
也算是给自己做的灯打个广告,她香火钱准备了主母给的近三分之一,进贡一盏自己做的灯,应该是无可厚非。
“欸这位娘子,你这花可真好看,怎么又像真的又不太像?”
江净凌手上拿着莲花灯,还没走到菩安寺大殿,就被排队的人看到了,好奇地问她。
江净凌笑了笑,“这是我做的莲花灯,想给神灵点一盏,以示诚心。”
“莲花灯?好精致啊,娘子可还有,我愿出钱买一盏,也向神灵祈祷。”
问她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妇人,看她的穿着装扮像家世还不错的。
“多谢娘子夸赞。”江净凌道过谢,似有些为难,“有是有,只不过剩下那些成品并没有这个精巧……”
“那倒无妨,娘子可是怕我出钱低,你放心,只要你愿意卖,我出一百文钱。”
江净凌微微瞪大了眼,小梨也有些吃惊,这娘子出手可真阔绰。
一两银子差不多是一千文钱,这娘子花一百文买盏成本不到五文的灯,要是这样,岂不是十个灯就能卖一两银子。
更别说那些精致些的,对于那些家境殷实的,要个一二两也无可厚非。